汇率「临界点」:若突破 1300 比索,阿根廷恐掀涨价潮

333

由于阿根廷民间消费低迷,即便近期美元大幅上涨,许多企业仍咬牙撑住价格。但问题是,企业「扛价」的极限在哪里?内部人士透露:一旦汇率突破 1300 比索的心理关卡,阿根廷可能引爆新一波涨价浪潮,**如同骨牌效应般全面扩散!**目前众多企业仍在死撑,因为民众手头紧、信用卡债压力大,不少工厂宁可压缩利润,也不愿失去市场——但这种「忍耐值」正逐步逼近临界点


政府乐观:通膨仍可控?

目前米莱政府显得颇为自信。经济团队认为,即使官方汇率在节前已飙至 1256 比索,也不至于对超市价格造成明显冲击。尽管在过去 11 个交易日内美元上涨了 10%,但他们坚信这并不会破坏「去通膨」的进程。值得一提的是,这不仅是经济部长**卡布多(Luis Caputo)**团队的看法,许多经济顾问公司也持相同立场。


企业密切关注:成本压力蠢蠢欲动

然而,主力消费品企业对这波汇率变动保持高度警惕。工业界价格制定者表示:汇率上涨必定会反映在成本上,特别是进口原物料价格

本周一,一家大型食品企业的董事会便指出:目前美元虽然上涨,但还无法将其转嫁至食品价格上,至少目前还不行。


获利空间压缩,消费不振成涨价阻力

大型消费品企业自 2023 年起就不断压缩利润空间。当时在经济不确定、外汇管制严格、政治前景模糊的背景下,企业一度透过调价以维持获利。但到了 2024 年,市场氛围出现转变。

进入 2025 年初,内需消费仍未明显回温。这导致企业即使面临成本压力,也不敢贸然涨价——要是放在前几届政府执政时期,可能物价早已飞天。然而如今消费景气疲弱,直接压缩了企业修复利润的空间。不少企业坦言,若美元进一步走强,他们的获利能力将进一步被侵蚀。


企业心理防线:1 美元 = 1300 比索

根据《iProfesional》访问多家消费品龙头企业的结果,目前企业普遍设定心理汇率上限为 1300 比索。只要汇率不突破这个点,企业就不会贸然更新价格表。

一位大型企业董事表示:

「当然我们会密切关注美元走势,但在浮动汇率机制下,得学会新节奏,看它是否变成趋势。」

另一家食品企业高层则说:

「虽然这波汇率波动比以往更剧烈,但销售太差才是关键。市场根本无法消化新一轮涨价,强行更新价格只会失去市场,不利于维持利润。」


食品价格:米莱政府压制通膨的「锚」

相较于过去贝隆党政府执政期间食品价格飙涨,食品价格已成为米莱政府压低通膨的关键手段。例如今年 5 月,全国通膨率仅为 1.5%,其中食品价格的稳定对数据有决定性贡献。

根据多家经济顾问公司预估,6 月通膨率约在 1.8% 至 2.0% 之间,食品涨幅仍低于平均通膨。布宜诺斯艾利斯市的最新数据也支持这一趋势:6 月通膨率为 2.1%,食品项目仅上涨 1.6%

这不仅因肉类价格自 3 月以来几乎持平,连其他食品与饮品价格也都停留在第一季末的水平


汇率区间波动:企业「心中有数」

许多企业假设汇率将维持在 1200 至 1300 比索的区间内小幅波动,其成本结构与营运模式也建立在此预期上。因此,过去两天汇率波动引起市场高度关注。

虽然目前多数分析人士不认为美元会再大幅走强,但不容否认的是:食品价格的后续走势,将取决于汇率是否突破这一心理区间。


经济部信心满满

阿根廷经济部坚信:本月通膨率仍将以「1」字开头。甚至有官员表示,他们的目标是让这种低通膨态势至少维持至 10 月大选前

财政部长卡布多更是胸有成竹地表示:

「阿根廷的去通膨趋势已经确立,而且会持续下去。」

至于是否真能如愿,让我们继续观察——汇率是否突破 1300 将是关键转折点。

- a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