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經評論:貝隆黨詐屍復活,米萊慘遭13點屠殺,10月大選前阿根廷財經路恐不平穩

159

2025年9月7日星期天,阿根廷的政治經濟局勢在全國人口最大省(布宜諾省)又開啟了新的篇章,貝隆黨以13個百分點的差距橫掃米萊黨,布省省長基西洛夫(Axel Kicillof)取得了一場不僅讓各大民調失準、也讓政界和媒體震驚的勝利。也許貝隆黨勝利並不令人出乎意料,但鮮少有人預料到,這場選舉竟會呈現出如此懸殊的結果。

在政治層面上來說,這不僅僅是一場地方選舉(布省)的勝利,更被解讀為布省人民對現任總統米萊(Javier Milei)以及其政府執政方式的嚴厲懲罰。原本,米萊的期望是趁著這次的選舉徹底瓦解並且埋葬基什內爾黨,對執政長達二十餘年的基黨釘上「最後一顆釘子」。然而,事實卻完全相反:釘子不僅沒有封住棺材,反而讓棺材板給掀開了,貝隆黨看似沉寂的力量竟有復活之勢,也難怪有人說最近貝隆黨的沉默,就是為了營造讓米萊得意忘形的空間,將小傻逼培養成大傻逼之後再一舉攻破。

米萊黨在布省取得的成績距離2023年大選的成績相去甚遠,「自由前進黨」(米萊黨,簡稱LLA)在布省大幅失利。分析人士指出,真實經濟的衰退以及涉及米萊妹妹卡麗娜·米萊的貪腐醜聞,是導致慘敗的關鍵因素。除此之外,米萊從幾年前一個默默無名的小卒迅速竄紅成為國家元首,小黨突然執政,黨內人才嚴重不足,導致米萊黨必須使用許多不靠譜的烏合之眾,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不敵貝隆黨政治大老們如司馬懿一般的老謀深算,這也是導致米萊黨選戰失敗的原因之一。

選舉結果與財經衝擊

分析人士稱,這又是一個「黑天鵝事件」。雖然多數人預期貝隆黨會贏,但沒有一家機構預測到會拉開14個百分點的巨大差距。這一結果對米萊政府而言,無疑是10月大選前的沉重打擊。

財經市場立即對此作出反應。週一開市之後,匯市波動劇烈,美元一路飆升,甚至在部分銀行突破了浮動區間的上限。

本週一開盤,外匯市場率先感受到政治衝擊。批發市場的官方匯率收於1418.75比索,較上週五上漲53.76比索(+3.94%),盤中一度觸及1450比索。作為基準價的國民銀行(Banco Nación),美元掛牌價也飆升至1425比索,盤中最高衝到1460,最終回落,但仍創下有史以來的最高名義價位。與此同時,Macro、BBVA 和 Supervielle 等銀行的線上渠道一度掛出1470的高價,隨後調整至1440左右。

儘管如此,阿根廷央行今日並未出手干預。市場普遍認為,國家經濟部有意「試水」,觀察市場將美元推到何種水準才會自行企穩。

國際金融反應

不過,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可不領情,這家金融機構迅速下調了對阿根廷的投資建議,撤回「買入」評級。其報告指出,布省選舉結果增加了「不利情境」成為主流的可能性,改革前景的不確定性加劇,外部融資來源存疑;金融市場或將考慮更多阿根廷出現不利的預期情境。金融界分析人士認為,米萊政府若無法在政治層面穩住民眾的支持,經濟計畫的持續性將受到削弱。

與此同時,美元期貨市場已反映這種擔憂:9月底的美元批發價合約達1439比索,較現價高出2.3%;年底的期貨合約則達到1590比索,意味著全年貶值幅度將達53%。

這一走勢與上週四央行發布的《市場預期調查》(REM)形成鮮明對比。當時,近40位經濟學家預測9月底美元僅為1362比索。如今的價格顯然遠高於此前的預期。

整體而言,當前市場已將布省選舉解讀為對官方最不利的情境。雖然一些專家強調美元價格已處於高位,但仍存在繼續上漲的空間。正如經濟學家梅內斯卡爾迪所言:「當前美元價格已經很高了,但如果局勢徹底失控,美金還有上漲的餘地。不過我相信米萊政府會守住目前的區間。」

值得一提的是,若按照2023年11月米萊政府前任(時任經濟部長塞爾希奧·馬薩)時期的波動來推算,今日真實匯率相當於批發美元2260比索。由此可見,即便是今天的高價,在歷史參照下仍未達到極端水準。

總結

綜合來看,這次布省選舉不僅重挫了米萊政府的政治版圖,也立刻在經濟金融層面引發劇烈反應。政壇震盪、市場不安、美元飆升,三者交織,顯示出政治與經濟的緊密聯動。米萊雖承諾將作「深刻自我批評」,但同時堅持既有路線。面對選舉失利與市場質疑,未來幾週一直到今年10月國會大選之前,阿根廷有可能會進入起伏不定的漩渦,對米萊政府而言,註定是異常艱難的考驗。

- a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