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上游廠商發出最高漲幅達 7% 的新價目表

76

超市上游廠商發出最高漲幅達 7% 的新價目表

許多阿根廷企業以 1 美元兌 1,300 披索為心理關卡,而上星期美元行情突破 1,300 披索,阿根廷多家主要生產民生必需品的龍頭企業,本來打算只要批發美元不超過 1,300 披索,就「撐」住不調價,這回終於忍不住發出了新的價格表。

當然,自詡為通貨膨脹終結者的米萊政府對此當然非常不悅,國家經濟部長卡布托(Luis Caputo)在社交平台上公開為美元上漲說項。一名網友在 X 平台留言指出,美元匯率的回升有助於改善阿根廷的經濟競爭力。經長卡布托很快地也發文向金融界傳遞訊號:財政部在過去 35 天裡已經買入了 15 億美元,用於增加央行的儲備。此前,政府不在外匯市場出手干預、反而忙著「存美元」,這種做法曾遭到許多金融圈經濟學家的批評。

然而,卡布托的這些「安撫」官腔並未產生預期效果。美元批發價於週四繼續猛漲,收盤價衝到 1,373 披索,距離政府可能出手賣儲備干預的「上限區間」僅差 5.6%。目前這個干預「上限」是 1,450 披索,每個月會再上調 1%。批發美元單日漲幅達 4.4%,整個 7 月累計漲了 14.1%。
與此同時,零售美元(銀行與電子錢包出售的美元)當天也收在最高點 1,380 披索,7 月整體漲幅 13.6%。

撐不住了!食品工廠宣布新一輪漲價:最高達 8%

一家全國最大的食品企業週三晚上臨時召開董事會,決定自 8 月 1 日起啟用新的價目表。

不同於前幾個月的溫和調整,這一次的漲幅明顯擴大:

  • 食用油、麵粉:上漲 7%

  • 義大利麵:平均上漲 5%

  • 糖:上漲 5%

  • 烘焙預拌粉、布丁粉:平均上漲 4.5%

  • 鹽:上漲 4.5%

  • 乳製品:鮮奶上漲 2%,乳酪上漲 4%

此外,清潔與個人護理產品預計也會調漲,甚至可能高於通膨率,具體幅度還在敲定中。

企業全程緊盯美元

正如先前報導,許多必需品生產企業原本打算只要美元批發價不突破 1,300 披索,就不動價。但如今這個「防線」已經失守,企業不得不提高警戒。

只是最近民生凋敝、零售端銷量疲軟,米萊寧可大開國門讓進口舶來品和各種消費財湧入,也不願意調高退休老人的退休金,所以國內企業調價的空間很有限。事實上,過去幾個月,食品價格的穩定正是政府能夠在 5 月、6 月交出僅 1.5% 和 0.6% 低通膨成績的關鍵原因。
而針對 7 月,多家主要經濟諮詢機構預估通膨會落在 1.7% 至 1.9% 之間,食品價格增幅略低於這個區間。目前為止,經濟部尚未與各大連鎖超市進行過溝通。

企業利潤被壓縮,能否撐得住?

從去年開始,消費品龍頭企業的利潤空間持續被壓縮。2023 年時,企業曾因經濟不確定性、進口缺美元、政治局勢混亂而將毛利率推到極限。但如今,單月 14% 的匯率飆升,已經讓這些企業很難再自行消化成本。更糟的是,政府剛剛把年化利率調高到 65%。融資成本增加,企業往往會快速轉嫁到商品售價上。

不過,由於當前市場低迷,這種成本轉嫁不一定會像過去那樣「立刻反映在貨架上」。但毫無疑問,各大定價企業已全面進入「戒備狀態」,密切關注美元與利率的下一步動向。

看來今年 8 月,從一開始就不好過。大家得準備泡一杯檸檬水,熬夜重新標價格了。

- a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