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連鎖超市家樂福(Carrefour)準備出售其在阿根廷的業務。大家最關心的幾個問題包括:目前呼聲最高的本地買家是誰?有哪些集團已經躍躍欲試?這是真的打算出售,還是只是一場策略操作?
在經濟仍充滿不確定性的背景下,家樂福阿根廷分公司啟動了尋找潛在買家的計畫,透露法國總部有意退出阿根廷市場。
根據家樂福的說法,法國總部決定出售被視為「非戰略性」的海外子公司,這屬於集團全球業務重整的一部分。該計畫聚焦保留法國、西班牙與巴西等核心市場,其它國家的業務即使仍有利潤也不例外。阿根廷分公司雖然擁有一定的市佔率和獲利能力,仍被列入出售清單。
無獨有偶,近年來沃爾瑪、寶潔(P&G)、西班牙電信(Telefónica)以及一些參與瓦卡穆埃爾塔(Vaca Muerta)油氣開發的企業也相繼退出阿根廷。這些跨國企業普遍對阿根廷市場抱持悲觀態度,認為這是一個消費力低落、經濟波動大、法規變動頻繁且缺乏明確成長前景的市場。
目前,家樂福阿根廷已委託德意志銀行擔任財務顧問,開始向潛在買家展示出售方案。到目前為止,有興趣的多為本地資本或企業集團。
一項引人注目的資產
家樂福在阿根廷的規模不容小覷。它在當地經營超過40年,門市遍布110個城市與地區,共有超過700家門店,約17,000名員工。據估計,其年平均利潤率在2%至3%之間。此外,家樂福近期還宣布將投資3億美元於本地擴張。儘管阿根廷家樂福的業務表現尚稱穩健,但總部更關注資本報酬率與全球戰略布局,因此決定出清阿根廷業務。
最有希望的買家:Inverlat基金
目前被認為最有可能接手的是阿根廷本地的 Inverlat 投資基金。該基金擁有多個知名品牌,如 Havanna 咖啡、Aspro、Fenoglio,以及大家熟悉的連鎖餐飲品牌如 KFC、Wendy’s 和 China Wok,這些街上常見的餐廳,都是他們旗下的事業。
Inverlat近年來積極擴展至能源、消費品與房地產領域。其旗下的 Edison Energía 已參與水力發電廠、電力公司以及瓦卡穆埃爾塔的油氣企業,具備整合大型項目的能力。
目前交易仍處於保密協商階段,由基金創辦人 Carlos Giovanelli、Damián Pozzoli 與 Guillermo Stanley 操盤。業內人士指出,Inverlat在資金實力、本地市場熟悉度與經營複雜企業的經驗上都具有優勢。
其他潛在買家
除了Inverlat基金之外,還有幾位備受矚目的潛在買家:
-
Rubén Chernajovsky:Newsan集團執行長,近期才剛收購寶潔在阿根廷的本地業務,旗下已有 吉列(Gillette)、幫寶適(Pampers)、潘婷(Pantene) 等日用品品牌,並擁有 Munro 工廠。
-
Marcos Galperín:Mercado Libre(美客多)創辦人。雖然他的名字總出現在大型併購案中,但他對實體零售的興趣似乎不高,因此參與意願尚不明確。
-
本地超市集團:也可能參與競標。然而若是由現有競爭對手收購,可能引發反壟斷警訊,畢竟家樂福目前在阿根廷超市市場居於領先地位。不過,在阿根廷,公平競爭委員會的實際影響力向來有限,即使真的有其他大型連鎖超市出手收購,監管單位未必會真正干預。
危機中的機會?
目前阿根廷的消費市場依然低迷。根據 Moiguer 顧問公司指出,雖然2025年第一季略有復甦,但隨後經濟又呈現放緩趨勢。中低收入家庭縮減基本開支,而高收入族群則偏好以美元消費或購買進口商品。
值得一提的是,在米萊政府實施「電鋸式砍法」後,阿根廷信用卡欠款問題日益嚴重。這使潛在買家在評估未來獲利潛力時,更加謹慎。即使家樂福擁有龐大的門市網絡與穩定的經營團隊,但在匯率不穩、高稅負與消費力疲弱的環境下,經營風險依然不小。
儘管如此,家樂福阿根廷的管理層表現穩定,且具高度專業,其中不少人甚至晉升至集團全球高層。例如現任家樂福巴西與拉美區執行長 Pablo Lorenzo 就是阿根廷人,曾任本地 CEO。
真的要賣?還是虛晃一招?
雖然目前跡象顯示家樂福有意退出阿根廷,但在企業界,許多人仍持觀望態度,因為他們知道這類操作未必最終成真。許多跨國集團往往會定期對子公司資產進行評估,作為整體戰略的一部分。
此次由全球CEO Alexandre Bompard 公開宣布的出售計畫,其實也可能只是為了釋出資金,加強在三大核心市場的投資。因此,最終的結局也許不是完全出售,而是與本地企業合作,共同經營,繼續保留家樂福這一品牌在市場上的運作。
🔚 總結
家樂福是否會真正脫手阿根廷業務,目前仍是未定之數。但可以肯定的是,市場正在重組,本地資本蠢蠢欲動。誰會接下這塊「超市王國」的接力棒?會不會突然殺出一匹黑馬,比如淘寶、天貓或京東半路攔胡?未來幾個月將會是關鍵觀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