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電子郵件詐騙手法曝光:幾秒內掏空銀行帳戶

315

新型電子郵件詐騙手法曝光:幾秒內掏空銀行帳戶

數位防護專家警告——不法分子利用群發郵件底部的假「取消訂閱」連結,竊取私人資料並侵入資金

在近期,資安專家與網路安全公司紛紛警告,一種新型的電子郵件詐騙方式正在流傳,影響著不同平台的使用者。該手法利用促銷郵件或服務通知郵件末尾常見的「取消訂閱」連結作為陷阱。使用者毫無防備地點擊後,可能會被導向精心偽造的假網站,用來竊取銀行密碼、取得個人資料,甚至在裝置上安裝惡意軟體(malware)

資安公司 DNSFilter 發布的最新報告指出,在帶有「取消訂閱」字樣的連結點擊記錄中,每 644 次點擊就有 1 次會導向惡意網站。這意味著,原本只是想停止接收廣告或退訂電子報的行為,反而讓使用者成為網路犯罪的受害者。


詐騙的運作方式

詐騙者會發送外觀幾乎與正版無異的電子郵件,寄件人會使用與正牌公司相似的圖片、設計與標誌來降低戒心。由於收件人對頻繁郵件感到厭煩,往往直接點擊郵件中的「取消訂閱」按鈕,殊不知背後其實隱藏著網路釣魚(phishing)攻擊機制

受害者會被引導至仿造的官方網站頁面,要求輸入登入資訊、使用者名稱、電子郵件或銀行密碼。另一種情況是,詐騙網站會嘗試下載惡意程式,進而控制裝置或對使用者進行網路監控。

此類攻擊最常見的目的是蒐集銀行帳號憑證或密碼,但該手法可延伸的詐騙變化很多,例如驗證電子郵件帳號是否有效,並在未來使用其他詐騙策略持續攻擊,使受害者陷入更多詐騙、帳號盜用,甚至是數位身分被冒用的風險。

另一個嚴重後果是惡意軟體的植入——只要訪問這類假網站,電腦或手機就可能自動下載有害檔案。尤其是那些沒有安裝或更新防毒軟體、資安防護等級較低的裝置,更容易被入侵並導致本地存放的資訊外洩。


為何「取消訂閱」變得危險

專家指出,這是一種結合社交工程(social engineering)的詐騙,利用了人們日常清理郵件與退訂重複郵件清單的習慣。在當今資訊爆炸、垃圾郵件氾濫的背景下,許多用戶急於減少收信量,因此更容易忽略驗證郵件來源的步驟


專家建議的防範措施

報告列出了詐騙者成功率最高的幾種手法,並提出以下建議:

  1. 不要直接點擊郵件中的「取消訂閱」連結
    若寄件人或郵件內容讓你感到懷疑,應避免直接點擊。虛假郵件地址常包含拼寫錯誤、域名與品牌無關,或使用不常見的詞彙。合法企業通常使用固定格式與可辨識的寄件地址。

  2. 直接在官方網站操作
    透過瀏覽器手動輸入網址,登入官方帳號後再管理訂閱狀態。這樣能大幅降低受騙的機會。

  3. 保持資安工具更新
    安裝並定期更新防毒軟體與防護系統,或使用具 DNS 過濾功能的服務,阻擋已知的惡意網站。

  4. 加強銀行帳戶的額外防護
    啟用多重驗證(MFA),並定期檢查帳戶是否有可疑交易。

  5. 維護系統與應用程式的最新版本
    搭配垃圾郵件過濾功能,形成對抗詐騙郵件的多層防護。


詐騙者的心理攻勢

DNSFilter 報告指出,每個假「取消訂閱」連結背後,都藏著經過精心設計的視覺說服技巧。犯罪分子利用知名品牌的標誌、配色與細節降低使用者的戒心,提高點擊率。這些社交工程手法讓詐騙的目的不僅是竊取憑證或金錢,更在於擴大受害者名單,為後續的犯罪行動鋪路。

報告強調,「取消訂閱」已不再只是單純退出商業郵件清單的工具,如今每一次的點擊都必須經過人工檢查,並且細心判斷郵件的真偽。假郵件的氾濫迫使用戶與企業必須重新審視自身的數位衛生策略。


最終提醒

這一現象已引起全球資安社群的關注,各方加強了用戶教育與防詐宣導。雖然現代防毒與資安工具的偵測能力有所提升,但最終的防線仍取決於使用者本人。

辨識合法寄件人、仔細檢查郵件地址、僅透過官方途徑登入帳戶、並隨時警惕可疑情況,才能有效降低這類詐騙造成的損害。

- a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