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老牌保溫瓶 Lumilagro 決定擁抱中國

182

阿根廷老字號保溫瓶品牌 Lumilagro 決定轉向中國進口產品

對愛喝瑪黛茶的阿根廷人來說,Lumilagro 保溫瓶幾乎就是全民共通語言。在街頭巷尾、辦公室,甚至走在路上,你都能看到許多阿根廷人左手提著 Lumilagro 保溫瓶、右手端著瑪黛茶杯,與親友共享熱呼呼的瑪黛茶。因此,在超市貨架上,只要是擺放瑪黛茶或茶飲區的地方,通常都會擺上 Lumilagro 保溫瓶。

然而,隨著米萊政府於上月取消對不鏽鋼保溫瓶的反傾銷措施,阿根廷 Lumilagro 公司宣布業務轉型,未來將開始從中國進口保溫瓶。儘管 Lumilagro 品牌仍將保留傳統經典款式,但多數產品將由中國製造,而公司已進行大規模裁員。


Lumilagro 採「中國製+本地造」混合模式

Lumilagro 商務經理**卡洛斯・本德(Carlos Bender)**接受《Infobae》專訪時指出,公司將採用「中國製+本地造」的混合營運模式,以維持在本地市場的競爭力,同時應對激烈的進口競爭與走私帶來的衝擊。

近年來,阿根廷保溫瓶市場受到亞洲低價不鏽鋼產品大舉湧入,加上非法走私削弱銷售與生產能力,Lumilagro 最終決定啟動整體營運模式的重組,在保留部分本地產線的同時,導入中國製造產品,並調整生產與人事架構。

「我們要嘛重新適應,要嘛就會被市場淘汰。」

本德表示,這項策略的調整,是為了因應政府取消進口關稅後所帶來的市場衝擊。根據新營運模式,未來約 60% 的產品將從中國進口,由 Lumilagro 自行設計與品管;剩下的 40% 則仍在阿根廷本地製造,包含品牌經典的玻璃膽保溫瓶與部分不鏽鋼款式。

他補充說,公司並未在中國設廠,而是與中國在地廠商合作,由對方負責監督生產流程。首批中國製造、Lumilagro 設計的產品即將運抵阿根廷。該策略目標是在價格與品質之間取得平衡,維持品牌競爭力。


大規模裁員:員工人數從近200人銳減至約70人

隨著營運模式轉型,Lumilagro 推出了自願退休計畫,並同步裁減人力。公司整體員工人數,從原本將近 200 人縮減至目前約 70 人左右。


走私,是壓垮產業的另一隻手

除了政府開放進口政策外,本德也特別指出,大量保溫瓶走私對阿根廷本地工廠營運造成重大打擊。

Lumilagro 取得的官方資料顯示:玻利維亞這個人口僅約 1,250 萬、且無飲用瑪黛茶習慣的國家,竟自中國進口超過 400 萬個不鏽鋼保溫瓶,單價極低。顯然,這些商品並非供應玻利維亞市場,而是大量流入阿根廷

他批評政府對邊境監管鬆散:部分貨物雖從正規關口進入玻國,但之後透過卡車非法走私進入阿根廷。這種方式使得大量低價、品質難以驗證的產品湧入市場,對本地正規製造商造成嚴重衝擊。

此外,本德也批評政府近期修改保溫瓶「標籤制度」(estampillado),導致消費者更難辨識正規產品與走私貨。


傳統製造模式無以為繼,混合策略尋求突圍

Lumilagro 多年來以玻璃膽保溫瓶聞名,近年也投資發展自有的不鏽鋼產品線以推動產業升級,但面對本地高製造成本與進口品極端低價的差距,投資效益難以顯現

如今,公司選擇透過「本地生產+中國製造」的策略組合,在艱困環境中尋求維持品牌競爭力。儘管過去依賴大規模、本地低價量產的傳統工廠模式已不再可行,Lumilagro 強調並不會完全放棄阿根廷製造,仍會善用國際供應鏈,保住現有職位與品牌本地特色。


政策風向改變:政府取消中國不鏽鋼保溫瓶反傾銷稅

Lumilagro 的轉型策略,正值阿根廷政府決定取消來自中國的不鏽鋼保溫瓶反傾銷稅措施之際。該措施自 2001 年開始實施,並曾三度延長,但在最近一次審查後被取消。Lumilagro 正是提出撤銷申請的企業之一

阿根廷**國家對外貿易委員會(CNCE)**指出,本地保溫瓶產業在過去 20 年中未能改善競爭力。最近一輪審查顯示:本地生產下滑 26.5%,內銷減少 32%,就業減少 31%,庫存增加,工廠產能利用率從 2021 年的 51% 驟降至 2024 年的 21%。

- a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