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国重大新闻网站报导,非经授权,请勿抄袭)阿根廷已经持续15年处于高度通货膨胀的状态下了,尽管历任政府均曾推出不同平抑物价的政策与计画,通货膨胀却只上升而不见下降。过去这几年来,阿根廷所经历的高度通货膨胀如同顽疾一样难缠,而这与阿根廷总体经济的运作方式有主要关系,而不一定是国际情势或成本问题所造成的结果。阿根廷公共政策的决策方式,造成了市场扭曲现象,最后产生了林林总总的问题:债台高筑、倒债违约或通货膨胀等问题。
一般来说,当一个人有健康问题的时候,例如过度肥胖,那么正常来讲,应该开始改善饮食。如果只是胖了几公斤,那么可能节食就能解决这个问题。然而,假如问题在于过度肥胖,光靠几餐的节食恐怕没有办法解决,就必须改变患者本身的饮食习惯,除了必须学习健康的进食方式以外,还必须开始运动锻炼。而阿根廷的经济体质也就是如此,然而,从阿根廷政府制订公共政策的方式来看,显然阿根廷并没有学会如何保持公共财政体质的健康。
很多时候,阿根廷政府在制订公共政策的时候完全是散财童子的作法,官员们喜欢大手笔扩大各种公共财政开销,但却没仔细思考所有政策背后都需要资金、人力、物力来维持,而这些资源要哪里来?
除此之外,很少官员在制订政策之后,还会追踪评估公共政策的目标是否真的有兑现,也不在意这些公共政策对总体经济条件所产生的政策事后评估影响。好大喜功的官员们叠床架屋地设立了各种办公室:先是秘书处,然后是副秘书处,然后跟着设立局长职位,然后助理秘书,最后还有专用司机等。此外,官员们喜欢发放补助金来解决社会问题,仿佛政府的钱都是永远花不完的金山银山一样。
这就好比开一家超市,每一排走道都要聘请一位特别的进货专员负责采购进货,每一条走道还要搭配一名专门的理货员负责整理这一排货架,每一位理货员再配一名助理专门来回跑仓库,最后还要聘请2位产品到期日期检查员,一个上早班,一个下午班,两人轮流检查货架上的商品日期是否过期,然后再各搭配一名助手,负责将检查员发现到期或快要到期的商品特别送到仓库里面,说好听一点,超市里面每一排走道可以创造6个工作就业机会,如果超市有5排走道,就可以创造至少30个工作就业机会,但事实上是:再大的超市这样搞也会倒。
最糟糕的是,很多公共政策其实并没有很明确的目标可以做评估,甚至很多公共政策在制订的时候都是为了救急。现在阿根廷联邦政府有20个部门,还有内阁首长办公室,国务秘书处的数量将近90个,有超过200个国务副秘书处,700个国家部门的局长,140个其他分散行政工作的机构。
1993年时,阿根廷政府的经常帐支出为u$260亿美元,2000年时增加为u$360亿美元,2005年十回到u$250亿美元。但是在2010年的时候增加了3倍,达到u$850亿美元。2015年时几乎又增加了2倍,高达u$1620亿美元,今年则基本维持在u$950亿美元。
从2005年开始之后,就可以看出阿根廷政府花钱就像没有任何限制一样。2004年的时候,国家通货膨胀增长率是6.1%。此后,公共财政开销(按美元计算)增加了4倍,按披索计算增加了159倍,国内物价上涨了64倍,通货发行量也上涨了64倍。
过去几年来,阿根廷政府制订经济政策的方式,就是大手笔地提高各种公共财政支出,完全不在意钱要从哪里来?或者这些公帑的使用效率以及效果。而这几十年来,阿根廷经济停止成长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些财政支出,都是依赖对民间财富的巧取豪夺,而其中一种手段就是靠着通货膨胀。
阿根廷就在这样的情况下陷入恶性循环,政府不断攫取民间资源,而民间经济成长陷入停摆而无法继续创造工作就业机会,贫穷问题也就恶化,实质薪资也跟着下降,从过去几十年来阿根廷政府的政策就可以看出,官员们只想提高公共财政开销,如果钱不够花就印钞票解决,就是这样的处理方式导致滚雪球一样的结果,造成了经济停滞型的通货膨胀。
阿根廷如果想要打破这样的恶性循环,就必须改变经济政策的惯性,想要有钱就必须提高生产力、招商引资,不能继续让财政赤字像个无底洞一样,要让人民能够相信本国货币的币值,打通世界贸易、招聘专业人才、提升国家教育水平,保护民间与政府的各种资源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