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新冠病毒蛋白以研發疫苗
在全民隔離期間,來自不同領域(布大理工學院、布大生化藥學學院、國立科技大學Haedo分校)因在國家研究所工作相識的27名阿根廷科學家、研究員自發性一同研究可供檢測、治療、研發疫苗的分子技術。他們的目標是複製新冠病毒外膜的蛋白質,進而製造可供研發疫苗用的奈米抗體、中和抗體以及抗原。
「面對外來入侵的病毒,人體會產生抗體來對付這些抗原。當被病毒感染時,免疫系統會進行防禦,這些抗原可以是病原體表面上的蛋白質。」
「傳統製造疫苗的方法就是以病原體可引起免疫反應的部分蛋白質製作。等到真正病毒入侵時,人體就會有相對應的記憶細胞起免疫反應。」
「但是,新冠病毒的蛋白質不小,複製起來很困難。所以我們先著重在複製部分刺突蛋白,病毒就是利用這些刺突蛋白和人體中具有正確受體的細胞結合,由此進入細胞,所以我們打算由刺突蛋白先研究起。」
「同時,另一批學者專家則是研究新冠肺炎血清試劑,他們也需要刺突蛋白的相關研究資料。」
「我們是一群對蛋白質有研究的科學家、研究員,但我們並非免疫學者、流行病學者,也不是生物科技公司業主。如果研究成功需要量產試劑、疫苗的話,還得仰賴他們,但我們就是決定盡一份心力,相輔相成,畢竟一件事能成功還是得靠眾人同心協力。」
「目前,我們正在取得可以製造重組蛋白的基因。澄清一下,我們並非拿整個病毒做研究,也沒有拿病毒會感染的部件來研究,請大家放心。」
「這些蛋白質的作用就像是抗原一樣,未來注射一點點病毒的蛋白質進入動物體內,之後再由動物身上提取抗體,以供藥廠實驗室大量製造。這些抗體未來就是中和病毒抗原的疫苗。」
血清療法治療準則
另外,Córdoba大學附設血液提取物實驗室日前宣布正在研究一種以新冠肺炎康復者血漿為基礎的抗體注射藥物。
WhatsApp召集五十多名科學家
而一名旅美阿根廷籍科學家Laura Bover則使用WhatsApp召集五十多名科學家,來共同撰寫新冠肺炎血清療法治療準則(Protocolo)。該治療準則已經上呈給阿根廷衛生部審閱。
共同參與撰寫此治療準則任職於Instituto Cemic的醫生,目前則是透過醫院徵求新冠肺炎康復者捐贈以供實驗的血清。
Laura Bover說:「在還沒有疫苗之前,我們需要康復者的抗體來治療新冠重症病患。Hospital El Cruce是最早有新冠康復病患的,我們請院方開始收集康復者血清。目前該院已經有一群投入此研究的醫護以及研究員。」
「雖然衛生部對這項療法尚未正式批准,但CEMIC、Hospital Italiano、Hospital Alemán以及Córdoba大學附設血液提取物實驗室已經著手進行研究。」
「從康復患者血清可以提純相對抗體,用於施打在那些肺部功能嚴重受損、或是多重器官衰竭且已經對其他治療無任何有效反應的新冠重症危殆病患身上。」
「血清並不是疫苗,而是一種療程。是利用康復者體內製造的抗體直接對抗病毒。在疫苗尚未研發成功之前,是一種很好的治標藥物。」
Instituto Cemic徵求自願者的傳單:
新聞來源/延伸閱讀:

- Coronavirus: científicos argentinos trabajan en “herramientas moleculares” para hacer vacunas
- Coronavirus en Argentina: buscan pacientes recuperados que quieran donar su plasma para ayudar a los enfermos más graves
- Desarrollan un protocolo para obtener plasma para aplicar en enfermos graves de coronavir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