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上游厂商发出最高涨幅达 7% 的新价目表

76

超市上游厂商发出最高涨幅达 7% 的新价目表

许多阿根廷企业以 1 美元兑 1,300 披索为心理关卡,而上星期美元行情突破 1,300 披索,阿根廷多家主要生产民生必需品的龙头企业,本来打算只要批发美元不超过 1,300 披索,就“撑”住不调价,这回终于忍不住发出了新的价格表。

当然,自诩为通货膨胀终结者的米莱政府对此当然非常不悦,国家经济部长卡布托(Luis Caputo)在社交平台上公开为美元上涨说项。一名网友在 X 平台留言指出,美元汇率的回升有助于改善阿根廷的经济竞争力。经长卡布托很快地也发文向金融界传递讯号:财政部在过去 35 天里已经买入了 15 亿美元,用于增加央行的储备。此前,政府不在外汇市场出手干预、反而忙着“存美元”,这种做法曾遭到许多金融圈经济学家的批评。

然而,卡布托的这些“安抚”官腔并未产生预期效果。美元批发价于周四继续猛涨,收盘价冲到 1,373 披索,距离政府可能出手卖储备干预的“上限区间”仅差 5.6%。目前这个干预“上限”是 1,450 披索,每个月会再上调 1%。批发美元单日涨幅达 4.4%,整个 7 月累计涨了 14.1%。
与此同时,零售美元(银行与电子钱包出售的美元)当天也收在最高点 1,380 披索,7 月整体涨幅 13.6%。

撑不住了!食品工厂宣布新一轮涨价:最高达 8%

一家全国最大的食品企业周三晚上临时召开董事会,决定自 8 月 1 日起启用新的价目表。

不同于前几个月的温和调整,这一次的涨幅明显扩大:

  • 食用油、面粉:上涨 7%

  • 意大利面:平均上涨 5%

  • 糖:上涨 5%

  • 烘焙预拌粉、布丁粉:平均上涨 4.5%

  • 盐:上涨 4.5%

  • 乳制品:鲜奶上涨 2%,乳酪上涨 4%

此外,清洁与个人护理产品预计也会调涨,甚至可能高于通膨率,具体幅度还在敲定中。

企业全程紧盯美元

正如先前报导,许多必需品生产企业原本打算只要美元批发价不突破 1,300 披索,就不动价。但如今这个“防线”已经失守,企业不得不提高警戒。

只是最近民生凋敝、零售端销量疲软,米莱宁可大开国门让进口舶来品和各种消费财涌入,也不愿意调高退休老人的退休金,所以国内企业调价的空间很有限。事实上,过去几个月,食品价格的稳定正是政府能够在 5 月、6 月交出仅 1.5% 和 0.6% 低通膨成绩的关键原因。
而针对 7 月,多家主要经济咨询机构预估通膨会落在 1.7% 至 1.9% 之间,食品价格增幅略低于这个区间。目前为止,经济部尚未与各大连锁超市进行过沟通。

企业利润被压缩,能否撑得住?

从去年开始,消费品龙头企业的利润空间持续被压缩。2023 年时,企业曾因经济不确定性、进口缺美元、政治局势混乱而将毛利率推到极限。但如今,单月 14% 的汇率飙升,已经让这些企业很难再自行消化成本。更糟的是,政府刚刚把年化利率调高到 65%。融资成本增加,企业往往会快速转嫁到商品售价上。

不过,由于当前市场低迷,这种成本转嫁不一定会像过去那样“立刻反映在货架上”。但毫无疑问,各大定价企业已全面进入“戒备状态”,密切关注美元与利率的下一步动向。

看来今年 8 月,从一开始就不好过。大家得准备泡一杯柠檬水,熬夜重新标价格了。

- a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