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萊總統怒持電鋸,國會裡作困獸之鬥

517

- ads -

2024年1月26日,阿根廷米萊總統上任不到2個月的時間裡,內閣就出現了第一次的人事變動:基礎公共工程部長費拉羅因為洩漏機密而被米萊一腳踹出了內閣。實則米萊總統最近幾天心情非常不美麗,出身經濟學家的米萊就職以後,就先頒佈了一系列緊急行政命令(DNU),然後又想逼著國會把如同大雜燴一樣的大巴法案簽字過關,目前四處卡關碰壁的情況,讓米萊一頓操作猛如虎,但卻是四面八方道路堵。

經濟學家出身的米萊,去年可以說是鴻運當頭,通貨膨脹讓阿根廷老百姓度日如年,加上PRO黨努力炒作某些政黨官員的貪污新聞,讓政治素人米萊靠著讓阿根廷美元化、掃蕩政治權貴階層的口號成為了少數不是律師出身的阿根廷總統(冷知識:阿根廷歷史上絕大多數總統都是律師,如大家耳熟能詳的阿方信、美能、德拉魯亞、基斯內爾、娜姐…等人都是法律系出身)。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或許米萊就是因為想法突破了一般律師的思維框架而贏得老百姓的青睞(及選票),因為米萊在競選時期所喊出的一些話(還有競選承諾),真的足以讓許多阿根廷法律系的大學生們感到自己在法學院幾年的書都白讀了。恰恰因為這種跳脫法律政治思維還有五花八門的政治行銷,讓許多老百姓喜出望外,以為米萊是一位思想開闊、大刀闊斧的政治人物,因此一大堆年輕人都把選票投給了米萊。

然而,就任之後的米萊,真的能淩駕在憲法和各種法律之上而執政嗎?答案顯然是不能的,因為阿根廷是非常典型的三權分立共和體制,當初的許多阿根廷建國者,例如阿爾貝地(Alberdi)等人,為了防止阿根廷出現獨裁集權的專制體制,在阿根廷國家憲法第1條(Art. 1, CN)就已經明確立下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的建國大綱,而且在第1條裡也已經明確訂定阿根廷是聯邦制共和國。

簡單來說,三權分立的共和體制,就是確立了把國家政治大權分為三份:由國會(議會)負責立法,由總統負責行政,由全國最高大法院(CSJN)負責司法;三者之間有一定的權力界線,國會可以彈劾總統與全國最高大法院法官;許多權力衝突和憲法解釋案件則歸屬全國最高大法院管轄,總統不負責立法也不負責司法,只有在特別緊急的情況下,才能允許總統頒佈緊急行政命令(DNU)。

那麼什麼是聯邦制度?這個又必須從阿根廷的建國歷史開始說起,事實上,阿根廷可以說是先有省才有國的一個共和國,所以很多時候,大家會在阿根廷聽到所謂Provincias preexistentes(建國前的省),這是因為在阿根廷還沒有獨立之前,阿根廷很多省分都是西班牙下設的行政區,與布宜諾是平起平坐的,甚至在阿根廷剛立憲建國的時候,布宜諾省還不願意加入,一直到後來布宜諾省才同意加入國家憲法。

所以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在阿根廷的國家憲法裡,很多省政府就保留了若干政治權力而沒有過渡給聯邦政府,就如同1859年時簽署的Pacto de San Jose de Flores協定,布宜諾省如今還保留著許多專屬於布宜諾省政府的資產,是聯邦政府碰不得的資產。

同樣地,根據國家憲法的規定,阿根廷的礦產屬於各省政府擁有的資源,聯邦政府如果想碰這些蛋糕,除了修憲以外,沒有其他道路可走。至於聯邦統籌款稅法(Coparticipacion)的稅捐資源重置分配問題則因為太過複雜,不在今天的議題內。

當然,隨著歷史的長流,阿根廷建國之後也經歷了一系列的政治體系改革,但原則上阿根廷憲法第126條款仍明確規定了各省政府保留的權力以及聯邦政府管轄的權力。

簡單來說,米萊在上任之前,身為議員確實可以放開格局喊話,但既然當選了國家總統,就應該以一國之君的立場來思考如何在尊重各界的共識下推動他的政治理念,而不是四處放話、四處威脅各省省長。雖然阿根廷許多省分確實存在省長家族壟斷政權和貪污醜聞的弊端,但阿根廷憲法規定各省政府必須負擔與治安、醫療衛生和教育相關的財政負擔,這也是白紙黑字寫得清清楚楚的,也都是特別燒錢的財政支出,很多省長財庫沒錢確實如坐針氈。身為總統,執政就不沒辦法像電視綜藝節目上想收割收視率的電鋸達人一樣,而應該考慮到國會的政治生態以及各省政府的共識,否則恐怕會搞得自己的小黨人仰馬翻,到最後四處碰壁。

不可否認的是,許多米萊政府想推動的法案立意都是非常良好的,但畢竟是動了不少人的蛋糕,這就需要很大的政治共識才能推動,許多阿根廷媒體評論表示,米萊政府為了讓這次的大巴法案過關,恐怕將付出高昂的政治代價,如此一來,米萊兌現美元化競選承諾的機率將會越來越遙遠。很多阿根廷社會菁英並不是不支持米萊的改革,但也許他們不支持的是米萊這種僭越國家憲法、治國大綱的作風,也許米萊是該冷靜下來,好好重新思考如何以小黨之力,通過政治與社會共識治理好阿根廷未來四年才對。

 

- a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