苛稅救國?

746

1966年,時任英國首相的Harold Wilson假「救國」之名,實則需找冤大頭資助越戰,對當時如日中天的「披頭四」課重稅,此舉導致該天團當年95%的收入都被充公,吉他手George Harrison得到靈感譜出神曲「Taxman」(酷吏),其中「…19大爺我拿走,1拿去買糖果…」「…給你5%還不懂謝主隆恩,下次就讓你一毛不剩…」等噴飯歌詞,至今仍被後世奉為諷刺時政神曲。
https://youtu.be/A1OKsnkz5tg
半個世紀過後,阿根廷也發生異曲同工的事件,只不過當時人家英相坑的是金主,Alberto政府竟對老百姓痛下殺手:今年6月初,阿根廷聯邦稅務局迅雷不及掩耳的重新洗牌單一稅級距,不但強制變更納稅人級別,還將該稅制最低繳納額(A等級)從 $ 1956水漲船高到 $ 2646比索;更令人髮指的是,這次級距的更新,不是從即日起實施,而是從2021年元月「追溯課徵」,讓許多奉公守法的老百姓一覺醒來後,莫名其妙的欠了國稅局長達半年的納稅差額,啞巴吃黃連。

來玩一個遊戲,如果讓你在「國」的前面或後面加一個字,完全改變這個標題的意義,你會填什麼?1.苛稅救(鄰)國。2.苛稅救國(會)。3…..(自己想)

苛稅救國(會)
更讓人吐血的在後頭,人家英國當時好歹也是政治正確,打著「救國」的旗號民脂民膏,阿根廷呢?也是救「國」啦….但後面要加一個字….「會」:同一時間,「國會」通過自肥法案,所有在「國會」服務的公務員閃電加薪40%。這種「爽到你艱苦到我」的神操作,引起各界嘩然。


沒有「最雷」只有「更雷」,幾乎在同一時間,所得稅最新的實施細則出台….仔細一看,不對啊!?怎麼企業如果把盈餘拿來再投資要被課稅,當做紅利分一分反而不必?其他國家禮遇投資者都還嫌來不及了,阿根廷居然反其道而行,真教人匪夷所思。
從以下的一些實例,連5歲能抬頭的人都能看出阿根廷這個國家有多麼「不科學」:一個稅後實領$12萬4500比索的上班族,在新的起徵線上路後,再也不需要被課所得稅。可是一個賺同樣錢的生意人,如果單身的話,一年下來卻得繳高達$21萬5628比索的所得稅。(備註:如果他是已婚有2子女,則是年繳 $12萬2439比索)。
所以江湖上才說,「在阿根廷,如果你要害一個人,就叫他去創業就好了」。
苛稅救(鄰)國
相較於阿根廷的苛稅猛於虎,烏拉圭卻是所有阿人嚮往的「避稅天堂」。事實上從80年代起,因為該國的低稅率愛民政策,阿根廷企業、個人儲蓄都前仆後繼的外逃到烏拉圭,可是Alberto政府這陣子的趕盡殺絕,更推波助瀾了這一江春水向「東」流的趨勢:截至今年3月底,烏拉圭銀行體系的總定存額達到 u$s 34億3100萬美元(一年前是u$s 31億),其中80%都由阿根廷人貢獻。

美國前總統雷根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無心插柳的完美詮釋了阿根廷:「如果還能動,就對他課稅;如果這樣還繼續動,就嚴加看管;如果不動了,就給他補助。」這就是阿根廷。


參考報導:

[better-ads type=’banner’ banner=’15933′ ]
- ads -


- a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