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離防疫多久才安全?官方對「出院康復」的定義轉變 檢測量只智利一半

552

新冠病患 (如果有住院治療的話) 何時能夠回家?回家後,要多久才能解除隔離狀態?多久時間才不會再傳染給別人?什麼時候才不對其他人造成威脅?何時能重回工作崗位?官方的標準一直在變。
阿根廷在疫情之初,也就是三、四月之時,新冠病患的痊癒出院證明,必須得有 2 次RT-PCR (核酸檢測) 陰性才行。這算起來,當初一名病患得在 15 天內做 3 次 (鼻咽喉) 拭子篩檢:

  1. 第一次的篩檢,是有疑似病症出現後,或發現曾密切接觸過確診病患 (與病患在最近 48 小時內曾共處 15 分鐘以上,且彼此距離不到 2 公尺);
  2. 第二次則是在症狀出現後,或是第一次篩檢後的第14天;
  3. 在那之後48小時,再做第三次。

只有 2 次的結果都是陰性,才算康復出院;如今卻已不同
約在兩個月前,(8/9 衛生部放寬新冠出院標準) 改以時間計,也就是輕症患者在病症出現 (或首次篩檢) 10 天後,且連續 3 天沒有發燒;就不需要經過實驗室確認、不用再做拭子篩檢、或是抽血篩檢,僅以「臨床診斷標準」就能視為康復。
為何做這樣的變動?據稱,是有許多的患者拭子篩檢 (RT-PCR) 結果一直都是陽性,甚至是最後一次的症狀過了 30 天還是陽性。但阿根廷國家衛生部認為,這不代表病患身上還有病毒活躍,即使有也是微量,不具傳染性。
換言之,病患的鼻腔黏膜上還存在的,衛生部稱之:只是新冠病毒的殘留物 (desecho viral, basura viral, basura genómica, fragmentos subgenómicos)。阿根廷國家衛生部認為,那些殘餘的基因碎片已沒有複製能力,所以不會再傳染給別人;只是殘留在病患的上呼吸道,被包覆在鼻腔或咽喉細胞周圍,還沒被抗體完全清除。
於是,病患變成「帶病毒者」但不會傳染給別人,也不會危害自身。官方認為,目前還沒有實例,證明這些殘留物會造成「復陽」。
衛生部說法是,新冠病毒在症狀出現的頭 3 天傳染力最強,之後就會逐漸減弱,症狀輕微者 (發燒幾天、乾咳、喉嚨疼、喪失嗅味覺) 的病患,氧氣足夠且沒再惡化,大約在第 8 或第 10 天就失去傳染力。若是重症,出現呼吸道症狀 (呼吸困難、喘氣、持續高燒、咳嗽) 肺部影像異常,則要等到 15 天後。
對於無症狀患者,阿根廷國家衛生部同樣認為 10 天就已足夠 (不會再傳染);所以應該隔離的時間也是 10 天,拖更久只會造成沒必要的困擾。
當然,衛生部這樣的痊癒標準,和重回崗位工作的條件並不能相提並論。再者,官方也認為即使「解除隔離」,不代表「解除警戒」,出院者仍應保持戴口罩、勤洗手、社交距離等防疫習慣。
相關報導:議員親身體驗:染疫近30天複檢仍呈陽性,後遺症身體仍感到不適,做任何事都顯得困難。
官方防疫策略的轉變,很大原因是除了公衛體系的照護能量不足,還有做篩檢的量能,阿根廷一直比專家建議的水平少了10到30倍之多自疫情發生以來,不包括民間私人機構做的篩檢,截止到9月13日 (週日) 官方只做了814.515份篩檢,查詢負責分配篩劑的Anlis Malbrán機構,庫存量也只剩下163.200份PCR篩劑。而且,科技發展部 (MinCyT) 還透露,民間企業捐給國家和各省政府的篩劑就捐了351.130份
就連阿根廷本土研發的快篩試劑,至今也僅僅佔了35,9%。這些都突顯了,距離阿根廷政府野心勃勃的宣稱「公衛獨立」還差得很遠。
儘管疫情之初,阿根廷「超前部署」積極執行隔離政策,為何最終竟只是將高峰期往後推而已?與智利比較,阿根廷的染疫人數已取代其變成全球第#10重災區,而且安地斯山脈的另一頭峰值在下降時,阿根廷卻還不斷的攀升和擴散。 
截止到9月13日,阿根廷累計的總篩檢量只做了1.581.196份篩檢,每百萬人有34.845,9人受檢;而智利截止到9月13日,全國已經做了2.860.706份篩檢,是阿根廷的將近兩倍,包括每天篩檢的人數也是
而阿根廷的檢測確診率仍是居高不下:
[better-ads type=’banner’ banner=’8891′ ] 兩國採取的防疫路線差異不只如此,智利在聖地亞哥的確診人數開始快速攀升之初,就馬上令軍方改造運輸機,以運輸新冠病患到其他大城市,來避免當地醫療資源跟系統癱瘓;等疫情趨穩,變其他城市開始攀升後,換運回聖地亞哥治療。
https://www.facebook.com/Region17Chile/posts/678795939404451
阿根廷衛生部的文宣,只有將醫師和物質外送到偏鄉;中央集權下的防疫措施並沒有真正整合資源
當然兩個國家的醫療體系運作還有更多差異,不只醫保和住院收費影響策略;金錢與國力更影響到疫情發生後,政府的作為還有採購醫療用品。另一個層面,感染曲線看似與醫療水平有關係,但是百姓的認知與積極配合度,更是直接影響防疫限制 (隔離階段) 的成效
面對疫情的不斷攀高,是否還有再加強防疫限制的可能?雖然社會教育不是三天兩頭的事,但經歷了六個月的隔離,竟還只能消極的掙扎在「病死」和「餓死」之間二選一,或許除了錯失了國家資源的整合時機,更與未能即時喚醒社會整體的同見同行、團結面對不無關連。
防疫期間,除了官方的舉措與限制行動,市井小民能否配合防疫,以阻斷傳染鏈的覺悟也將是關鍵。


▼智利的疫情發展:
[better-ads type=’banner’ banner=’12152′ ]

  1. Cuándo es seguro suspender el aislamiento por COVID-19
  2. Lamentable: el mediático doctor macrista Claudio Zin extorsionó al Gobierno para que lo sumaran al comité de asesores por la pandemia
  3. Coronavirus: el sueño del test argentino, aún lejos de la soberanía sanitaria
  4. 中國大陸的專家則認為,雖然新冠肺炎治愈患者「復陽」病例不多,但對此不能大意,要進行密切監測。「對『復陽』病例,需要按照具有傳染性來隔離對待
- ads -


- a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