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的通貨膨脹在三月份創下最差的表現,是自1991年惡性通貨膨脹以來最嚴重的惡化情況。更是Alberto Fernández總統即任以來最嚴重的物價上漲。
2021年3月的 (消費者物價指數) 零售通脹月增率上升至4.8%,相較於去年同期,這一年來的增長率則是42.6%。這大幅增加了經濟部長Martín Guzmán所需面臨的挑戰門檻,他原先設定的目標,是今年的通貨膨脹年增率不超過29%:而由於光是今年第一季就已經累計了13%,他必需在剩餘的9個月中,維持每月平均增長率不超過1.5%才可能達標。
更引人矚目的是:3月份的通膨數字也打破了自2019年9月以來的記錄;當時是受到總統初選帶來的衝擊,以及連帶發生的披索大貶值,才使得消費者物價指數一口氣攀升至5.9%。
(Fuente: INDEC)
三月通貨膨脹的影響與成因
儘管以往每逢3月份,與教育相關的物價都會出現季節性上漲;但事實是今年的核心通貨膨脹率也一直處在非常高的水平:高達4.5%。
所謂的《核心通貨膨脹率》計算,並不包括被受限的物價和季節性價格,因此這一次數值上升的主因,來自於食品和衣著;而這也是為什麼這對那些弱勢群體的衝擊更大,正因為對這些資源較為匱乏的人而言,他們大部分收入,都是運用在這類基本的民生支出。
▲三月份的消費者物價指數組成 (Fuente: INDEC)
對此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抑制價格上漲的措施:
- 保證牛肉以較親民的價格供應,並提高該經濟領域的運作。
- 達成產業協議,以便提高價格在未來幾個月內的可預測性,並改善各領域的運作。
- 加強以親民的價格購買食物的機會。
- 使供應多樣化並擴大糧食生產的競爭。
- 加強對市場的管控,並確實實施當前的法規。
但我認為這些措施會造成市場更大的反彈,政府積極干涉價格波動使得供應商必須承受同樣甚至更高的成本,但其利潤將大幅降低,如果大量供應商退出這門無法獲利的產業,在可預期的未來將會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最後還是只能依照自由市場的規則提高產品價格以達平衡。
而且到目前為止,政府敦促公司和工會將通貨膨脹率目標設定為29%,並試圖將工資調漲率訂於32-33%左右,以保證工資高於通貨膨脹。但國家統計調查局 (INDEC) 所公佈三月份的通脹率,為下季度的調薪談判增加了不少壓力。如果工資提升超過真正的通脹率將引起一波失業潮,國民平均生產值也會降低。
除了對商品價格管制,經濟部面對通脹的另一項方案即是與中央銀行一同抑制美元匯率。但目前為止沒有起到明顯的作用,因為官方美元從年初起到四月初都還是維持持續上升的跡象。
然而通貨膨脹總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因此降低外匯貶值率,遏制貨幣擴張是不夠。問題在於,2020年的物價被新冠肺炎影響而扭曲。流動性下降及其對商品和服務的需求影響了某些產業領域轉移成本上升的能力。這導致相對價格的強烈脫鉤。如果分析從2020年2月到2021年3月(13個月)的累積通貨膨脹,增長率達到48.4%,但成因卻大不相同:商品增長55.3%,服務增長31.4%。這意味著近幾個月兩者之間的差距擴大了將近24點。
若要深入探討這個觀點可將商品和服務分為3組:
- 不受限制高活動產業價格: 這類基本上是商品,它們最具有成本轉移的能力。自2020年2月以來,積累了近55%的增長。今年3月增長也顯著的加快。 較令人擔憂的還是食品類的動向,在3個月的時間裡已上漲了近14%。
- 不受限制低活動產業價格: 這裡屬於服務性產業,在隔離期間活動大幅下降。直到二月它們都盡量在彌補虧損,但這一現象在三月有明顯趨緩。這意味著這些產業仍然存在潛在的通貨膨脹壓力,因為它們還是需要提高價格以恢復利潤。 當需求量增加時,這些項目的通貨膨脹也加快了。
- 受限價格: 它們被凍在2020年二、三季之間,但隨後開始在某些部分進行調整,例如燃料。 儘管從短期來看,差距有望繼續擴大,但相對而言,它們已經落後通脹率很多了。
由這項分析可以清楚了解,除了受管制的價格滯後之外,還有其他失衡需要糾正。 這意味著接下來的幾個月中,在需求回升的範圍內將繼續存在價格重新調整的過程,因此通貨膨脹率將繼續處於高位。
[better-ads type=’banner’ banner=’12152′ ]本文作者許慈容為阿根廷專業理財顧問,現職外商投行分析師。財務諮商可於Telegram留言聯繫。
(原創文字,請以分享連結代替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