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尼娜困境:乾旱威脅農業產量與經濟復甦

146

拉尼娜捲土重來 阿根廷農民憂心乾旱持續

拉尼娜現象(La niña)再次讓阿根廷農業陷入危機,乾旱影響開始在種植區蔓延。作為全球最大黃豆粉與黃豆油出口國,阿根廷的農業產量對國家經濟至關重要。然而,連續的降雨不足讓農民們深感不安。

「農業群組裡大家都在喊要下雨,真的很糟糕。」來自佩胡阿霍(Pehuajo)的農民法蘭西斯科·柏金斯(Francisco Perkins)表示。

根據布宜諾斯艾利斯穀物交易所氣候學家愛德華多·席耶拉(Eduardo Sierra)的觀察,拉尼娜現象正在影響春季和夏初的氣候,導致大部分農業區水資源短缺。

黃豆與玉米種植面臨考驗

黃豆與玉米是阿根廷主要出口作物,其種植過程對水分需求高,尤其需要在1月和2月降雨以確保收成。然而,氣象預測顯示,至3月的降雨量將低於平均值,進一步影響作物生長。

農民桑提亞哥·奧拉諾(Santiago Olano)表示:「植物對水的需求正急劇上升,但土壤裡沒有足夠的儲水。如果未來兩週沒有明顯降雨,作物產量將大幅下降。」

此外,根據羅薩里奧穀物交易所的數據,2023至2024年黃豆產量預測為5,300萬至5,350萬公噸,而若乾旱持續,該數據可能會下修。

經濟壓力加劇 農業困境影響全國復甦

農業危機不僅威脅產量,也對阿根廷經濟復甦構成挑戰。總統哈維爾·米雷伊(Javier Milei)寄望於農業出口收入來推動經濟穩定,但乾旱或使此計劃難以為繼。

此外,農民還需面對全球價格下跌與本國貨幣升值帶來的壓力。布宜諾斯艾利斯投資機構Latin Securities指出,農業利潤率已降至十年來最低水平,進一步削弱農民的抗風險能力。

各方等待降雨奇蹟

雖然部分核心種植區目前情況尚可,但氣候預測的不確定性仍讓農民心頭蒙上陰影。「黃豆和玉米目前情況還算穩定,但希望乾旱不要波及到這裡。」科爾多瓦省農民桑提亞哥·費爾南德斯·德·莫西翁(Santiago Fernández de Maussion)說。

未來幾週的降雨情況將是決定阿根廷農業成敗的關鍵,而整體經濟復甦的命運,也在一定程度上系於這場氣候變化的走向。


摘要
  1. 阿根廷農業再次受拉尼娜現象影響,乾旱威脅黃豆與玉米等主要作物。
  2. 預計1月至3月降雨量低於平均,或使產量進一步下滑。
  3. 農業危機可能衝擊總統哈維爾·米雷伊的經濟復甦計劃。
- a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