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選如何影響阿根廷經濟?

925

打從今年初開始,儘管執政黨多次內部意見喬不攏,政府的一切決策和動向,還是都以政治利益為優先考慮。「政治考量」從6月初也開始凌駕實體經濟的判斷,這包括允許工會加薪、壓低物價,還有延遲油價上漲,等。
選前拼內需經濟
政府將盡一切努力擴大內需、提振國內消費,避免任何搞破壞的事件發生。盡可能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控制物價上漲,控制匯率貶值,通過補貼或公共建設等方式推進擴張性財政政策。行情正好的大豆價格也,暫時支持了外匯市場和公共財政。
此外,政府也使用其他金融工具緩衝匯率貶值可能產生的負面衝擊。BCRA持續積累外匯存底 (儘管還處於非常低的水平),釋出其期貨頭寸,而且由於在過去 2 個月內實施彈性化進口支付,這段時日積累的銀彈,正好可以應付短期內官方美元若再發生需求超過供應 (再有上升壓力),央行還有干預外匯市場的空間。

UNA ECONOMÍA PRE Y POST ELECCIONES
然而,無論執政黨《全民陣線》Frente de Todos 能否保住他們在國會的席數,幾個月「不計代價為勝選」的導向,只會對疫後經濟增添了更多危機。而以下幾項經濟失衡,將是執政黨在選後,也就是下半年必須解決的問題:

  • 實際匯率延遲:官方匯率從二月起就保持在很低的水平,每月的調整隻有 1% 左右。
  • 相對價格失衡自疫情以來受創最嚴重的是服務業。
  • 貨幣發行量居高不下,導致披索供過於求:去年由於疫情增加發行需求,而今年則是因為BCRA 購買外幣和支付其有償負債(Leliqs / Pases)的利息必須持續發行披索。
  • 公共服務的收費掉隊,(水電瓦斯等) 補貼對財政帶來的成本將持續增長。
  • 稅收壓力增加,撤銷 2017 年稅改對總收入稅、所得稅、個人資產和新的富人稅產生影響。

公共衛生方面主要的不確定性還是疫情控制,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疫苗施打的狀況,還有開始引起國際關注的病毒新變種的出現。
政府在 11 月選舉後採取的糾正措施的程度將取決於未來五個月的演變:價格控制,實際薪資增長高於生產力增長對通貨膨脹施加額外壓力,持續增加的公共支出,因為這些支出目前全靠富人稅、大豆出口關稅等短期收入在維持。
選後最急迫的任務:與 FMI 達成共識
這將是 2021 年 12 月和 2022 年 3 月期間的當務之急。目前尚不清楚 FMI 將提出什麼要求,但在疫情影響和阿根廷社會形勢的背景下,FMI 可能傾向於推進比「正常情況」下要求更低的條款,不外乎就是:不再延遲匯率和公共服務費、外匯存底的最低水平、財政赤字的逐步減少、限制BCRA 以直接或間接發行貨幣的方式資源國庫。對結構性改革的要求可能不高。

因此,在我們看來,越早定案對阿根廷越是有利,畢竟嚴重的疫情,剛好是閃避過於苛刻條規的最大籌碼。

但最大的不確定因素,還是執政黨內部對經濟各持己見,太多不同的聲音,一旦相互扯後腿的情況出現,將會增加國際協議的困難度。

直到談判結束、達成協議之前,阿根廷將經歷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期。而且極可能持續到到明年 3 月底,政府在談判過程還得表現的「很有底氣」。
在這樣的前提下,我們應觀察年底 12 月到1 月的公共服務費調整,看匯率是否會隨著通脹系統性地調整,屆時通脹率可能會再次高於每月 3%。
另一方面,糧食價格變化也非常重要,因為目前的水平使得出口和關稅收入有了明顯改善,如果減少了會在當前的貿易盈餘中產生新的問題。此外,政府將盡量避免因匯率產生的通脹效應而突然調整匯率,因此維持糧食國際價格將是必不可少的。
除了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巴黎俱樂部達成的協議外,政府還得深思如何重振國內經濟?尤其是在:

  • 2020 年因疫情而下降 10%,
  • 我們預計 2021 年部分復甦約 6.5%

 2022 年的經濟要如何再次增長?

加入 iSpace 的 WhatsApp 頻道
隨時接收最新消息,點擊以下連結:
https://pse.is/6dedab
你也可以選擇開啟小鈴鐺。

作者許慈容,為阿根廷專業理財顧問,現職外商投行分析師。財務諮商可於Telegram (連結) 留言聯繫。

- a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