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阿根廷當地新聞媒體《金融天地報》報導:儘管最近阿根廷米萊總統與美國政府動作頻頻,但中國在近三年來首次取代巴西,成為阿根廷的首要貿易夥伴。根據今年9月份的數據顯示,阿根廷與中國的貿易往來大幅增長。
數據顯示,中國已正式取代巴西成為阿根廷的首要貿易夥伴,這是自2022年11月以來首次出現的現象。雖然本月有一些特殊因素推動了這一變化,但也存在一些結構性因素,顯示出中國在阿根廷乃至整個南美地區的合作趨勢。
據布省媒體報導:上週,上海行政學院副校長涂曄與布宜諾省政府政治部長畢安克進行會談。
阿根廷國家統計局(INDEC)本週一公布,中國佔阿根廷出口總額的15.9%和進口總額的25.2%,雙邊貿易額達到31.09億美元。與此同時,巴西佔阿根廷出口的14.4%和進口的23.9%,雙邊貿易額為28.92億美元。
中國在貿易中領先的原因
首先,中國成為首要夥伴在很大程度上源於阿根廷出口額同比增長201.7%的驚人幅度,這主要得益於米萊政府臨時取消了出口關稅,由此帶動了大豆及其衍生品的出口,而中國正是其主要目的地。米萊政府不可能不知道這項政策可能帶來的影響。
事實上,阿根廷Abeceb諮詢公司發布的一份報告,也同樣強調了這一因素的關鍵作用。報告中同時指出,從中國進口額增長31.3%也非常重要。這一增長「使進口額達到整個歷史序列中的最高水平,主要是因為阿根廷從中國大量購買了半耐用和耐用消費品」。
另一方面,汽車行業日益擴大的逆差也是決定性因素。當來自中國的汽車進口不斷增加,阿根廷對巴西的出口卻在下降,原因正是巴西市場正在流行中國汽車。
Abeceb諮詢機構進一步解釋說:「汽車行業的逆差仍在擴大,過去一年多出了一倍以上(從3.38億美元增至8.18億美元)。這一增長主要由進口增加推動,尤其是由於所有可在零關稅下進口的混合動力電動車配額已全部用完。中國品牌(特別是比亞迪),吸收了大部分的進口配額,成為了最大贏家。」
與此同時,Fundar基金會可持續生產發展主任丹尼爾(Daniel Schteingart)強調,中國作為貿易夥伴的崛起,在整個拉美地區已持續多年。他補充說:「阿根廷工業品出口正在減弱,這些產品大多銷往美洲其他國家。而這部分下滑在一定程度上正是因為中國正在逐漸取代我們在這些市場的份額。」
中國成最大貿易夥伴之際,米萊力圖與美國達成協議
就在中國再次成為阿根廷的首要貿易夥伴的同時,阿根廷總統米萊正與美國談判一項協議。根據可靠消息指出,美國與阿根廷的協議將包括一份長長的「關鍵」產品清單,這些產品有可能享受雙方免關稅待遇,並將給予美國實驗室專利方面的好處等內容。
在阿根廷方面,米萊黨希望藉著美國的支持緩解匯率壓力,並為未來的債務償還帶來確定性。而在美國方面,川普政府則有意把阿根廷打造成美國在拉美地區的首要盟友,而川普政府開出的條件是美國在投資和進口商品方面相較中國享有優先權。
根據布宜諾斯大學(UBA)跨學科政治經濟研究所(IIEP)提供的數據,如果阿根廷能將出口到美國的關稅從目前的10%降為零,那麼潛在收益約為4.57億美元(約佔對美出口總額的7%)。其中大部分額外美元將來自食品(如葡萄酒)、機械設備、肉類和漁業產品的出口。如果協議涵蓋目前被徵收50%附加費的鋁產品,這一收益可能會更大。例如,阿根廷Aluar鋁工廠將因此受益,該公司超過70%的營收依賴出口。
目前,美國在阿根廷的貿易夥伴排名中位列第三,排在中國和巴西之後。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阿根廷與中國的貿易往往具有更強的互補性,而與美國的貿易競爭性更高,尤其在大豆種植方面,這一點尤為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