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總統哈維爾·米雷伊(Javier Milei)在與英國歷史學家 Niall Ferguson 的一次對話中單刀直入說:「我一直以為政治人物很糟糕、可鄙,但事實比我想像的還要糟糕得多。」這段訪談在一周前進行,本週二在《The Free Press》上刊登。米雷伊描述了他上任時所面臨的惡劣環境,談到政府在經濟上的成就,並透露接下來的第二階段計劃。
向來被媒體稱為「極右派狂人總統」的米雷伊表示,他的目標是讓阿根廷成為「世界上最自由的國家」,第二輪的改革將聚焦於減稅、勞動法改革和加強對全球貿易的開放性。
改革得循序漸進:「首先降低稅收,提升競爭力和經濟成長;接著推動勞動市場更具競爭力,配合稅制改革,以創造更多高薪工作,最後才能真正開放經濟而不造成失業。」
米雷伊也重申,三大改革路徑是管理、競爭力與文化。他認為:「財政赤字和通膨已獲得控制,但文化戰爭( guerra cultural)同樣重要,否則政府(換屆後)所做的一切都可能被推翻(落空)。」
他強調阿根廷經濟已有明顯進步,2025 年第一季經濟增長 5,7%,第二季接近 8%,貧困率降低 22 個百分點,約 1100 萬人擺脫貧窮,200 萬兒童也不再貧困。
談及政治基礎,他認為年輕人是推動自由主義運動的主力,因為他們反叛現狀,也較少接受公立教育的「洗腦」,社群媒體尤其在疫情期間起了關鍵作用。
在國際政策上,米雷伊提出不僅要懂經濟理論,更重要的是瞭解地緣政治。他和美國前總統川普一樣反對社會主義和「覺醒主義」(wokismo),但也指出經濟理論在現實中不能忽視地緣政治風險,例如他不會輕易開放所有貿易,因為若全球鈾生產落入某些國家手中,將有安全疑慮。
他預測全球將分裂為區域集團,美國領導美洲, 中國掌握亞洲,俄羅斯有自己的路;而歐洲因為「覺醒主義」的「思想污染」,局勢較為複雜。
▲米雷伊與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 (Benjamín Netanyahu)
他同時強調與以色列的結盟,認為該國結合物質與精神生活,是資本主義與猶太基督教文化的堡壘,反對後馬克思主義議程會毀滅歐洲現有面貌。
Javier Milei: “Las reformas de segunda generación serán la tributaria, laboral y una mayor apertura comerc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