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萊政府進口國門大開!阿根廷國內企業哭暈:飯碗被搶,工廠涼涼?

155

米萊政府進口國門大開!阿根廷國內企業哭暈:飯碗被搶,工廠涼涼?

政府宣布簡化食品與工業原料進口流程,目的是增加市場競爭、壓低價格。然而,這一措施卻讓工業界對就業與企業生存前景感到憂心。

工業原料仍比鄰國貴

雖然放寬了進口規定,但阿根廷的工業原料價格依舊偏高。
根據地中海基金會(Fundación Mediterránea)的研究,阿根廷有
51% 的工業原料價格比烏拉圭、巴西、智利、巴拉圭和美國還要高。

米萊政府簡化進口措施

  • 簡化進口手續:尤其針對「原產地計價」的工業原料。
  • 建立單一窗口:透過「阿根廷對外貿易單一窗口系統」(VUCEA),食品進口申報與許可可線上完成,文件可直接電子化提交,並與 ANMAT(國家藥品、食品和醫療技術管理局)對接。
  • 取消繁瑣線下流程:不再需要多部門、分散式紙本辦理,減少文書錯誤。
  • 調整食品法規:取消「國家食品委員會」,修改《阿根廷食品法典》的權限交由 ANMAT 和 SENASA(國家農食品衛生與品質服務局)。
  • 引入數位化監管:取消公路衛生檢查站,改為線上數位監控。

此外,涉及紙張、紙板、塑膠、紡織品、金屬廢料等工業原料的進口,也將被集中在同一電子入口,降低企業的行政負擔。

阿根廷價格差距有多大?

  • 巴拉圭:73% 的原料比阿根廷便宜。
  • 巴西:59% 的原料比阿根廷便宜。
  • 智利:50% 的原料較便宜。
  • 烏拉圭:35% 的原料較便宜。
  • 美國:41% 的原料較便宜。

部分細項對比

  • 柴油、電力:80% 的對比國家價格更低。
  • 鐵棒:價格在多數國家更便宜。
  • 水泥:僅少數國家比阿根廷便宜。
  • 糖:阿根廷是最貴的。
  • 糧食:因出口關稅影響,阿根廷反而較便宜。
  • 程式設計師薪資:80% 的國家低於阿根廷。

「這些數據反映了阿根廷工業在競爭力上的巨大壓力。」——地中海基金會

就業與企業數量持續下滑

然而,放寬進口政策的背景,是工業界的嚴峻處境:

  • 工業崗位流失:工業聯盟(UIA)主席馬丁·拉帕利尼(Martín Rapallini)表示,自今年 3 月以來,每月平均流失 1,000 到 1,500 個工業崗位。
  • 產業下滑:建築、紡織和金屬機械等行業產出下降 15% 到 20%。
  • 企業關閉:中小企業秘書長馬科斯·阿耶拉(Marcos Ayerra)指出,2024 年阿根廷共流失約 1.4 萬家企業,新創企業數量低於歷年平均。

2024 年統計數據

  • 停止僱用員工的企業:6.6 萬家(歷史平均:6.9 萬)。
  • 新開企業:5.2 萬家。
  • 工業部門佔總數約 12%,往年平均每年關停 5,700 家工業企業,2024 年則關停 5,200 家。

降通膨 vs. 保護本地產業

米萊政府希望透過放寬進口壓低通貨膨脹,但工業界擔心,這可能進一步打擊本土製造業,導致更多企業倒閉與崗位流失。
如何在「降低成本」與「保護本地產業」之間取得平衡,將是接下來的重大挑戰。

 

- a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