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總統米雷伊(Javier Milei)在不久前說,阿根廷的汽車之所以最貴,因為稅負最高。這樣的說法,其實是與汽車工業的高層和官方進口商過去一年來反覆提出的訴求相吻合的,他們的訴求都是降低內部市場價格,並提高出口競爭力,因為在別的國家「不會將稅收作為出口成本的一部分」。
政府最近決定取消內建稅(impuesto interno)的第一級別,並將第二級的稅金減半至 50%,這一措施只讓一小部份的消費者歡欣鼓舞,卻也引發了不少質疑的聲浪,大家都在網路上詢問,車行銷售只能不勝其煩的解釋「什麼新車沒有變便宜?」
- 首先,價格下調只適用於超過 4200 萬披索的汽車,這只占市場份額約 8%,因此大多數的購買者無法受益。
- 其次,雖然第一級稅金在對價格的影響高達 25%;但當其被取消時,車價也僅僅下降約 15%,遠比預期來得少。
業內人士解釋說,在一年前,阿根廷政府決定將內建稅(impuesto interno)的更新日期從 3 月 1 日提前至 1 月 26 日。這是因為新政府上台後的 12 月披索大貶值,導致所有的車型在價格上漲後全超出超出了奢侈稅(impuesto al lujo)的門檻,使得所有車型都需要支付奢侈稅。通過提前更新稅收標準,才使得較為平價的汽車避免了這一項稅收。有些原本要繳納但未繳納的車型因此不再需支付,而那些已經在繳納奢侈稅的車型則停止繳納並降低了售價,也對市場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對於第二點,加稅跟減少已有的稅收是不同的。為了更容易理解,業者舉了一個例子,一輛 100 披索的汽車需要同時加上 21% 增值稅和 25% 內建稅,這會使得最終售價達 146 披索。此外還需考慮經銷商的佣金大約 15%,因此最終售價可能達到 168 披索。
但當減少內建稅時,只是刪除其中一個組成部分,也就是原來車價的 20% 內建稅,而不是刪除增值稅或經銷商利潤率。因此,以相同例子來計算,新的售價可能為 139 披索,是從 168 降到 139,這比原來下降了 17,1%。
正當減稅措施出台時,成本上漲的趨勢(儘管正在放緩)卻把市場往相反的方向推。
這裡涉及到汽車行業的大宗商品價格指數(IPIM)和官方匯率微調,即所謂的「爬行釘住匯率」(crawling peg),官方美金的匯率調整從 1 月份開始由每月 2% 降至 1%。這使得實際上的價格下調幅度有限,大多數情況下只接近 15% 左右,而不是普遍都達到 20%。
業內人士解釋說,這種情況導致車價沒有像取消稅級後,那樣大幅下降,因為有些品牌早已經將一部分的車型設定在「入門級」的較低價位,就是為了避免跨越稅收門檻。此外,不同品牌對於不同車型設有不同的利潤,這不僅取決於品牌政策,也取決於每款車型的銷售策略。有些品牌會給予某些車型 20% 的利潤,但其他想要保持較低售價以增加銷量的車型,則可能只有 8% 的利潤。
以豐田(Toyota)在阿根廷製造的 SW4 為例,是其所有車款中唯一降價的(-12,5%)。
另一家日本車廠 Nissan Argentina 本週公布了受第二級內建稅課徵影響的車款,其中包括進口關税減半50% 後。例如 Nissan X-Trail Exclusive 從 7490 萬披索降至 6250 萬,比原來低 16%;而 X-Trail e-power 則從 8910 萬降至 7490 萬,比原來低 16%。
這使得阿根廷發生了一個有趣的價格調整現象。原本來自日本的最經濟型 SUV,其價格比最昂貴的 Frontier 皮卡(pick-up)高出 14%。然而,在進行價格重組後,儘管皮卡(pick-up)的價格沒有提高,但這款 SUV 現在竟然比原來便宜了 5%。
這種情況在其他家的車廠也持續出現,各家品牌所公布的新報價,有些是不再繳納內建稅的車型,其定價卻會與其他保留相同售價,但配置較低或舒適度較差的車型形成競爭。
Por qué los autos no bajaron lo mismo que el impuesto interno y por qué los modelos más accesibles siguen siendo car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