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成功破譯新冠病毒基因組 有望開發疫苗

269

Doctor Carlos G. Malbrán研究實驗室,也就是國家實驗室和衛生研究院管理局(ANLIS)的技師與研究員成功為SARS COV-2分析出其基因組 (genoma),病毒採樣乃是從我國感染源者取得的;這將有利於診斷、監控疫情,還有為開發疫苗做貢獻。
隸屬國家衛生部門的Malbrán研究中心的專家們,從我國確診患者中取得三份採樣進行分析;為得是要了解SARS-CoV-2在本土的形態、分別性與散播途徑。
Malbrán研究中心的研究技術主任Claudia Perandones,她解釋:「我們的目標是對所有呈陽性的患者的採樣進行基因排列分析,這樣才可以更清楚的了解這個大流行病毒在我國的特徵。」
在國家研究中心裡,負責呼吸道病毒以及系統性分析基因排序組的技術研究員,分析後所得到的阿根廷COVID-19患者的完整基因排序組;將有利於診斷、監控疫情,還有為適合我國的疫苗試劑開發做貢獻。
國家研究中心已經將結果傳送到GISAID(全球共享流感數據倡議組織),而該組織也肯定了我們的分析結果。

GISAID是一個儲存全球各類病毒的基因排列組的平台。獲得該組織的認可等同於MALBRAN是有相當實力可以繼續做研究且可以一同得到研究結論的。Perandones主任說明:這個平台當初是為了流行性感冒的分析而成立的,現今全力做COVID-19的研究。
Perandones再解釋:若想知道病毒是否在本土有突變,必須要有大量的採樣進行分析,這樣才能知道在阿根廷傳播的病毒是否有其他不同的表症。了解其病毒性是否更強還是較弱,其傳播性是否更快或是慢些。用這些資訊可以在製作試篩上更細膩些,因為我們將更明確的知道我們要找的是什麼。
Perandone主任說明結論就是:「若試篩可以更明確,那麼對於開發適用於本土的疫苗自然會有貢獻,因為將會有更多病毒的資訊。為此,我們需要更多的病毒樣本才能知道病毒在阿根廷境內的特徵,如不同年齡層、不同地區的差異。若有以上這些資訊就能更容易找到疫苗的試劑。」
GISAID 是一個半公半私的平台,設點於德國,目標是促進與人類病毒有關的臨床和流行病學數據的國際交流。利用地理和特定資訊,幫助研究人員了解病毒如何進化與傳播。

加入 iSpace 的 WhatsApp 頻道
隨時接收最新消息,點擊以下連結:
https://pse.is/6dedab
你也可以選擇開啟小鈴鐺。
- a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