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以影片警告,政府該學習台灣積極防疫的阿根廷著名神經醫學專家艾斯托爾(Conrado Estol,證號MN 65005),年輕時曾在美國受訓。
1983年間,他在紐約的Moint Sinai醫院當住院醫生:剛好碰到了當時VIH(愛滋病)疫情大爆發,見到當時的醫療物資和儀器設備多到爆。從此留下深刻的印象:資源很重要。這樣的經歷,讓他對於目前阿根廷國內的醫療基礎設施、設備之匱乏備感憂心,尤其是在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的威脅下。大敵當前,他比喻:「到時候,或許得面臨必須在兩名患者之間,二選一裝上呼吸器。這太難了!」
如今艾斯托爾(Conrado Estol)醫師已是國內的權威,新冠疫情激發了他,積極研究了防疫措施和政策。他搜集各項統計數據,分區報告、研究趨勢、分析圖表、確診率和死亡曲線。就在這一堆報表中,最令他感到不安是:感染人數至今如此之低,太矛盾了!他表示:「上星期,是首例確診後的第一個月,感染者人數為966位。這和預期的相同,數字也令人心安!但『現在』又一個星期過了,我開始擔心。」
艾斯托爾擔心的是,今天4月6日(一)的確診人數「僅只有」1554人。他表示:「已經過了一個星期,確診人數卻沒有翻倍,這特別引人注目。真的太詭異!就算我們在正確的時間點就採取了全民居家隔離,就算我們超前幾步就做了防疫隔離,感染人數沒翻倍還是很奇怪。之前的數字,都還讓我覺得合理,但一看到疫情的第37天,確診人數卻還在1500,這統計一定有古怪!
[better-ads type=’banner’ banner=’5160′ ]
他不想鼓吹什麼陰謀論,只是指出監測系統 (記錄) 的誤區,不怕混淆就怕被蓋牌。但他強調自己的疑慮是善意的。理由是,這不是個人看法,而是數據會說話。曲線的怪異表現,主要是診斷不足:圖表顯示檢測量太少。「我國的檢測量在全球敬陪末座,每一萬人只有2個人檢測。在義大利,每1000人有11人檢測;在丹麥,8 / 1000;智利 3 / 1000。」
提到智利,醫師還停了下來解釋:「智利已經了超過五萬份檢測,而我們僅僅八千次。」他直言:「若他們能,我們應該也能做到。」根據智利國家衛生部的數據顯示,智利有1800萬名人口,在4月5日就已經有4.471個確診、34人死亡。而阿根廷,一直到4月6日才只有1.554確診、48人不治。
「阿根廷憑什麼和世界上別的地方不同?波斯頓 (Boston) 剛下令宵禁:誰都不准出門。那裡人口才70.000,就有1.900人感染,死了15個人。」美國一個城市的確診人數,都比我們整個國家多。
艾斯托爾醫師答不出來的,是何以阿根廷檢測量如此之低?他打個比方來解釋:「沒幫一個人量血壓,我永遠也無法因為高血壓去醫治他;若不做檢驗,那自然也不會知道誰被感染。所以說算法有問題。」Estol藉此理解阿根廷的疫情分佈圖不真實。
依照他的分析,國家衛生部每天報告的數字不合理,他說:整個國家的感染數應該有三萬左右。「《粗估》不只少算了新冠病毒的死者,更嚴重低估感染人數。如果我們拿別國的情況來推斷我國的數據,從丹麥和義大利這兩國取中間值;在一開始就完善掌握大流行病統計數據的國家,和全盤皆輸的國家來相比,就算我們居於中間,那麼我們也該有至少30,000個感染者了。」
退休老人在銀行門口排隊領錢的景象。讓名醫生預言:居家隔離得再延長了!
而且這樣的「粗估」,還沒考量到無症狀者造成的傳播,更不用說因為資源匱乏而在重症加護病房死亡的人數。「我國的計算方式不正確,我們看到的僅只是冰山一角。德國對這問題較有概念,我們卻只看到一小部份。當我們看不清問題的全貌時,就沒辦法放鬆。」
「我看到的就是幾乎所有省份都被感染了。在全球,當一個國家它的所有省份、市府鄉鎮皆被感染時,病毒並未停止傳播,不可能魔法般就停下來。若阿根廷真的傳播的這麼慢,我們在全球將是獨一無二的例子。」他的疑慮在於,曲線的平緩是因為監測不足造成的假相。
艾斯托爾醫師也明白,阿根廷要做到普檢是烏托邦 (太理想),他的立場是,該挑一群人全部做篩檢來證明。「有症狀的病人,走進一間醫療中心時都應該要檢驗,每一個接觸過的人也是」。他認為:「隔離過後,政府慢慢開放復工,所有回到工作崗位上的人都應該先篩檢過是否存有抗體;若檢測不出有抗體,那麼表示著這個人還有可能被感染,就該晚點再讓他復工。」現在的兩難是,在國家經濟壓迫下,又有感染死亡人數少的假象,大家會誤會全民隔離可以結束了。
名醫的觀點是所有人都該戴口罩,因為攜帶和傳播病毒的大多是無症狀患者。(影片為他在電視上教學,如何在家自製布口罩)
「在此之前,得先知道新冠病毒對我國百姓,究竟已造成多大的影響;而要想了解,就得多為無症狀者,以及死於呼吸疾病的人做檢測。同時,嚴守防疫隔離,保持兩公尺的社交距離,而且所有人出門上街時都必須戴上口罩以防感染。」名醫建議:「應先讓製造業的工人復工,65歲以上的民眾最後。」
他認為,香港民眾98%會戴口罩出門就是最好的例子;社群上還教人如何自製口罩防護。以他分析,沒有症狀者(也就是那些自認健康卻是病毒帶原者的人),是此病毒最主要的傳播群。所以他才鼓勵全民戴口罩。
他的這些分析雖帶有批判,但並不是要質疑政府的誠信,對此他也說明:「我肯定他們努力在擴大篩檢,也明白篩檢的重要。我不懂的是,擴大篩檢的困難點在哪。」
有鑑於感染者勢必將大幅增加,衛生部也明令將原本集中於Anlis Malbrán檢驗中心的篩檢工作分散至各家檢驗中心。在星期日,衛服秘書(Carla Vizzotti)申明在阿根廷已做了9705次篩檢,也說明:「我們正努力著讓各省可以做更多篩檢,至今已有97個檢驗中心會回報數值,當中有40間每天能篩檢10個以上。」
艾斯托爾醫師(Conrado Estol)直言,當務之急是先啟動大規模的篩檢行動。唯有如此,才能準確了解新冠病毒在國內的真實相。
名醫艾斯托爾(Conrado Estol)新開的臉書粉專來分享疫情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