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宜諾斯艾利斯省選舉:貝隆黨取得壓倒性勝利,布省省長開始為2027年總統大選鋪路
貝隆黨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省贏得了一場壓倒性的勝利。根據官方結果,貝隆黨底下的貝隆黨(祖國力量派系)在第一和第三選區大獲全勝,這兩個選區合計佔到全省1400萬選民的近六成。貝隆黨還在第二、第四、第七和第八選區取勝。
基希洛夫是否有可能成為在野黨領導人問鼎2027年總統大選?
在全省範圍內統計,貝隆黨的得票率接近47%,領先以米萊為首的「自由前進黨」(La Libertad Avanza,簡稱米萊黨LLA)13個百分點以上。米萊黨僅在第五和第六選區取勝。
省長基希洛夫成為本次選舉的最大贏家。他頂住黨內壓力,堅持推行「選舉分拆」的策略,事實證明這一決定是正確的。此次勝利不僅再次確認了他在阿根廷全國最大省份的領導地位,還讓他成為全國反對派的主要代表之一,並將其進一步推向2027年總統候選人的位置。外界預計他將在今晚發表一次帶有全國視野的講話,身邊環繞著其內閣成員。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總統米萊所在的陣營。雖然他們最近已經調低了預期,不再提「必勝」,但仍沒有想到會輸得如此慘重。表面上,米萊黨會強調他們在省議會中獲得的議員席位,但內部已經開始追問責任。首先被點名的是國會主席馬丁·美能,以及政府中的愛德華多·「盧勒」·美能。他們因竊聽醜聞而處境尷尬,如今又要為選舉失敗作出解釋。
批評聲還指向候選人選擇不當:有些人資歷不足、背景可疑,而官方陣營過度依賴網路意見領袖和社交媒體「噴子」,這種粗暴無禮的風格顯然遭到選民的拒絕。上週在科連特斯省,官方陣營未能與地方政府協調合作,也已經暴露出類似的問題。
歷來,國家政府在遭遇如此失敗後,通常會被迫重新審視方向。儘管近期在降低通膨和減少貧困方面有所成績,但在政治上缺乏敏感性,尤其是一些決策對退休人員、殘障人士和大學生等弱勢群體造成影響,這些失誤也加重了選民的不滿。
各選區情況
第一選區:選民人數480萬,是全省最大。貝隆黨得票超過47%,領先米萊黨市長(米萊黨)10多個百分點。席位分配:貝隆黨 5席,米萊黨 3席。
第二選區:貝隆黨領先米萊黨候選人6個百分點,但雙方各得4席。
第三選區:貝隆黨得票超過53%,而米萊黨候選人不到30%。席位:貝隆黨 10席,米萊黨 6席。
第四選區:貝隆黨得票超過40%,米萊黨候選人僅為30%。席位:貝隆黨 3席,米萊黨 2席。
第五選區:總統陣營的少數勝利之一。馬德普拉塔市長(米萊黨)領先貝隆黨近4個百分點。席位:米萊黨 3席,貝隆黨 2席。
第六選區:另一處米萊黨的據點。米萊黨領先貝隆黨近7個百分點。席位:米萊黨 5席,貝隆黨 4席。
第七選區:貝隆黨贏得全部3個參議員席位。
第八選區(省會拉普拉塔):貝隆黨領先近6個百分點。席位分配:貝隆黨 3席,米萊黨 3席。
總體來看,貝隆黨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省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基希洛夫不僅鞏固了自己在省內的地位,更藉此在全國舞台上確立了重要角色,成為2027年總統選舉的有力競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