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拉圭擬調整「小額免稅」包裹限制 TEMU猛漲22%稅

82

電子商務進口已經改變了全球的貿易規則好幾年了。除了帶來更多商品選擇、機會跟優惠外,這種模式一開始還享有比普通進口優惠的稅制待遇。但為了公平,許多國家都開始設限,想把這種網購進口盡量拉回跟一般進口一樣的稅負標準。

烏拉圭政府在最新五年預算中,決定對從國外快遞進口的購物(像是TEMU的訂單)課22%的稅,另外還要調整免稅購物額度。

這個免稅額度,可以一次買完,也可以分成最多三次分批使用,靈活調配。

不過,這22%的稅率並不包含美國。官員說:「這是個普遍規定,只有在我們有能力執行的區域才會徵收22%,目前美國是被排除在外的。」

關於這項規定,官員表示這是一個「技術性調整」,目的是要讓現有稅制變得更公平一致,避免稅負不均。

記者追問這跟選前承諾不會加稅,會不會有矛盾?部長坦言:「我選前就說過,對稅務議題做承諾是很不明智的。」他還補充說:「2024年我們過去一直生活在一種財政錯覺中,」他特別提到,今年7月的財政赤字原本預估是2,8%,但實際將飆升到4,2%。「我自己也被這種錯覺騙了,因為根本沒想到會差這麼多!」

烏拉圭的進口網購限制史

烏拉圭2014年就定下一個規定:每人每年最多5次海外線上購物,每次不得超過200美元。到了2016年,變成3次,每次200美元(合計600美元),這規定一路沿用到現在。

除了這個所謂的「快遞進口」規定,還有一種叫「簡化進口」的制度,沒有筆數或金額限制,但進口稅高達60%。簡化制度的交易量不如快遞進口多,但因為中國平台TEMU的崛起,簡化制度的進貨也開始增加,TEMU用的多是快遞進口這套。

TEMU擠進市場搶生意,讓傳統實體店跟其他網購平台壓力山大。價格誇張便宜,還提供買家優惠政策和超快物流送貨,這一切靠的就是超級強大的物流網路,包含在聖保羅(San Pablo)、邁阿密(Miami)這類地區設立的龐大配送中心。

烏拉圭政府預算計畫中的新稅措施

本週日,烏拉圭行政部門將送出新一年度預算草案,其中包括網購進口的新規稅制:計畫要對快遞進口加徵22%的增值稅(IVA),理由是希望將快遞進口跟普通進口的稅制拉近。

別忘了,現在烏拉圭普通進口(例如從中國買貨)要付的稅有22%增值稅、20%共同對外關稅、3%領事費跟7%企業所得稅預付金。衣服鞋子還有更高的稅負,因為銷售時還得預繳10%增值稅,整體稅率加起來超過80%。

簡化進口那60%的稅率部分用來部分平衡市場,還考慮把最低運費稅由目前10美元調高到20美元。而快遞進口加22%增值稅,雖然有進步,但跟一般進口差距依然很大。

政府希望在平衡地方商家跟消費者間找到中間路線。商家覺得稅差太不公平,消費者則愛上網購可便宜多的商品,買的東西從穿的到電子產品、生活雜貨樣樣都有。網購免稅額用得越來越兇,對很多中低收入家庭是唯一買得到特定商品的管道。

財政部要走「中間派路線」施行增值稅,順便提高免稅購物總額(但沒公布會從3次增到幾次、或總額調到多少),這點商家挺不爽,認為增值稅的收穫補不上放寬購物數量帶來的損失,坦言這趕快腰斬本地市場。

網購熱潮到底有多猛?

根據海關數據,今年1至7月,烏拉圭收到的外國網購包裹超過1,124,976件,比去年同期暴增187%!若持續現在熱度,今年包裹數有機會衝破兩百萬大關。每包平均約140美元,換算年交易額約2.8億美元。若用一般進口或簡化稅率(60%)課稅,這是不容小覷的4.5億美元市場。

TEMU 競爭擋不了

有個好笑現象是:因美國跟烏拉圭有2007年簽的TIFA貿易協定,美國進口的商品免被課增值稅。而TEMU約半數貨來自美國,這讓執政當局的網購稅制調整有點尷尬,因為難想像在現在全球「貿易大戰」氣氛下,要改變這層協定有多難。TEMU的強勢競爭效應因此仍會存在。

此外,美國即將取消價值800美元以下免關稅「小包裹免稅」規定,因為中國廉價商品競爭太激烈。類似理由正是烏拉圭本地商家的抗議點,而美國並無增值稅,只有約10%上下的銷售稅,烏拉圭可能借此開出新局。

加入 iSpace 的 WhatsApp 頻道
隨時接收最新消息,點擊以下連結:
https://pse.is/6dedab
你也可以選擇開啟小鈴鐺。
- a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