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乳製品巨頭搖搖欲墜:La Suipachense 牛奶工廠出現裁員危機

77

又一家乳製品巨頭搖搖欲墜:La Suipachense 牛奶工廠出現裁員危機、工會施壓、空頭支票,小鎮上都是焦慮的味道

有些華人超市老闆應該還有印象,幾年前阿根廷華人超市集體抵制 La Serenísima 牛奶公司的時候,La Suipachense 曾經成為華人超市的主要供貨商。畢竟,開超市賣鮮奶和麵包雖然利潤不高,卻是吸引顧客上門的重要商品。

然而,La Suipachense 牛奶公司今年以來財務赤字急劇擴大,目前已經停止了牛奶加工。公司的外國老闆遲遲沒有回應。

基本可以說,阿根廷整個乳製品行業在今年都處於困境。米萊上任後的大電鋸改革,使許多民生消費下降,但工廠依然得扛著高昂的營運成本,讓不少中小企業成為最大受害者之一。再加上阿根廷猛烈的進口攻勢,除了礦業之外的其他出口業務紛紛萎縮,阿根廷企業的處境更顯艱難。雖然各家公司情況不同,但像 Lácteos Verónica、SanCor、La Lácteo 等名字,都接連爆出嚴重的經營危機。如今,又有一家知名企業被卷入風暴,那就是 La Suipachense


這家公司由委內瑞拉的 Maralac 集團控股,最近不僅裁員,還背上了巨額債務。公司拖欠了數月工資,並開出了超過 500 張空頭支票。本週,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省 Suipacha 鎮,作為公司總部所在地,當地居民走上街頭,要求企業給出交代。

小鎮人心惶惶

在這個以 La Suipachense 工廠為主要就業來源的小鎮,居民的抗議與公司裁掉的 10 名員工直接相關。工人們擔心,如果情況持續惡化,另外 140 個工作崗位 也可能不保。

目前,工廠已被封鎖,阿根廷乳製品員工工會 ATILRA 的角色也備受關注。在乳製品行業中,ATILRA 一直被視為推動勞資糾紛和工廠衝突的主要力量。公司方面甚至把生產量驟減的一部分責任,歸咎於工會的干預。

在它的黃金時期,La Suipachense 每天能處理 25 萬升牛奶。但到了最近一年,這個數字已經下降到 4 萬升,而現在則徹底歸零。


員工佔廠,老闆失蹤

問題從 7 月開始升級,當時公司老闆頻繁「消失」,工人們決定佔領工廠。與此同時,Maralac 的代表也不再出現,工資發放一再拖延。工人們只好請求當地政府介入,但與公司方面的談判沒有結果,裁員行動接踵而來。

一位員工代表表示:

「老闆好像任命了一個新經理,但人還沒到廠裡。現在沒有人願意承擔責任,尤其是已經到月底了,公司還欠著 7 月和 8 月的工資。」

截至目前,勞動部還沒有實質介入,這讓工人和整個社區都處在焦急的等待中,不知道企業下一步會如何。


爛帳累累,前景堪憂

Suipacha 的工廠由 Maralac 集團在 13 年前收購。從那以後,雖然經歷過不同階段的發展,但真正的危機大概始於一年前。

根據阿根廷央行的債務人資料庫,La Suipachense 至今已經累計了 近 520 張被拒付的支票,金額超過 36 億比索

與此同時,公司完全停產,還拖欠著 180 家奶農的貨款。這些連環違約最終讓原料供應體系徹底崩潰。

業內人士估算,要讓 La Suipachense 正常運作,每月至少需要 30 億比索,但公司目前的收入勉強只有 5 億。因此,在乳業圈內,許多人已經公開擔心——這家公司離破產不遠了,而且情況在最近幾週急速惡化,說不定很快就會走進歷史。

- a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