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家庭小作坊到年營收千萬:Hongos del Pilar 的蘑菇傳奇

118

從家庭小作坊到年營收千萬

Hongos del Pilar 的蘑菇傳奇

他毅然押上全部積蓄,投身手工蘑菇種植;如今,企業年營收已突破數百萬美元。背後的成長密碼是什麼?三倍產能、25%的員工增長、數百萬美元投資,以及對循環經濟的執著堅守——這正是 Hongos del Pilar 的崛起之路。

Hongos del Pilar(皮拉爾蘑菇)的故事始於 1982 年。當時,創始人古斯塔沃還只是一名蘑菇推銷員,每天奔波於各家餐廳。「那時候,蘑菇消費幾乎全來自餐飲渠道,」現任總經理、其子馬科斯·卡爾德隆回憶道,「但我父親越來越難找到既保質、又保量的供應商。」於是,一個大膽的想法在他心中萌生:不如自己種!

從零開始,他四處請教、摸索技術,漸漸發現:這片市場幾乎空白,潛力巨大。他租下一處舊雞舍,親手改造成菇房。白天種植,下午推銷。一步步,場地升級了,技術成熟了,規模擴大了。「我始終佩服父親那種因需求、好奇與敢於突破所混合出的動力,」馬科斯說道。就這樣,靠著多年攢下的積蓄,Hongos del Pilar 從小作坊起步,漸漸成形。

關鍵一躍:躋身行業標竿

1992 年,公司購下第一塊地。兩年後,古斯塔沃遠赴西班牙學習技術,並引進了阿根廷前所未有的專業設備。「正是這些突破,讓我們成為行業標竿,」馬科斯自豪地說,「我們是國內第一家引入專用蘑菇機械的企業,一下子站上了行業前沿。」2016 年,他們在國際行業博覽會上斬獲認可,進一步打響名聲。

真正的跨越發生在 2019 年——他們啟動了總投資 700 萬美元的工廠改造計畫,以分階段貸款推進。至今已投入超 400 萬美元,徹底推動工廠走向現代化與專業化。

蘑菇與循環經濟:廢料變成黃金

「我們利用家禽與馬術產業的有機廢料,透過堆肥製成純天然培養基,」馬科斯解釋道。這不僅減少了廢棄物,還在每個環節創造新價值。蘑菇在可持續的環境中生長,成為健康又多用途的食品;而採收後的培養基還可二次堆肥,轉化為農業、果園和園藝所需的高價值肥料,形成閉環模式。「我們把廢物變為機會,負責任地完成循環。」

餐桌變革:蘑菇爬上一般家庭餐桌

近幾年,阿根廷的蘑菇消費持續增長,不再侷限於餐廳,更大量走入家庭廚房。「這一變化推動行業轉向鮮品市場,也逼著我們提升品質標準、延長保鮮期、改進包裝,」馬科斯說。公司主打白蘑菇和波多貝羅菇兩款產品,它們正逐漸融入阿根廷人的日常飲食。

但擴張之路並不輕鬆。「我們必須打造一條可靠、可擴展的供應鏈,同時保障品質與交付,」馬科斯強調。持續優化流程、推進自動化、提升效率,成為他們的日常課題。

產能翻三倍,就業增兩成

公司定下目標:在 2030 年前將年產量從 100 萬公斤提至 300 萬公斤。2026 年將啟動第三階段投資。目前公司共有 250 名員工,隨著產能擴張,預計還將新增 25% 的崗位。

團隊多元而專業——涵蓋會計師、建築師、農學家、技術人員,也自主培養出栽培員、灌溉員、採收與包裝工等一線技工。日常營運還依賴鐵匠、泥瓦匠、水管工等維護崗位。「正是知識與技藝的結合,讓我們能持續保證品質、推動創新。」

創新是企業的核心驅動力。Hongos del Pilar 設有專門研發部門,不斷探索新產品、新形態與新體驗。「創新不只是引入技術,更是重新思考食物的可能形態、用途與消費場景。」

市場布局與未來展望

目前產品主要透過分銷商銷往大布宜諾斯艾利斯、科爾多瓦、門多薩等主要地區,覆蓋全國。雖然批發仍占大部分,公司正努力加強與終端消費者的聯結。

2024 年,公司營收約 1000 萬美元,今年預計將突破 1200 萬美元。

Hongos del Pilar 的成功證明:盈利與可持續能夠兼得。憑藉創新、責任與遠見,他們融匯農業、科技與環保,真正走出一條既滋養人群、也守護地球的道路。

- a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