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電信詐騙層出不窮,請僑胞多注意網路資安

418

就在大家都關注著緬北詐騙王國覆滅的新聞時,阿根廷其實也接連不斷傳出了許多電信詐騙案件,由於網路與資訊化的時代來臨,電商平臺、數位銀行、虛擬錢包、電子轉帳、掃碼收款…等服務越來越多元化,但這也使得許多電信詐騙集團盯上這個新的漏洞。許多人可能戒備心不夠強,成為了電信詐騙集團的受害者。

事實上,電信詐騙的受害者並不是只有旅阿華僑華人,阿根廷人也時常傳出遭到電信詐騙的案件,特別是FB臉書平臺上面的許多交易真真假假,僑胞要特別提防。本星期阿根廷INFOBAE也報導了一則消息,一名婦女因為想通過網路平臺販售家中的一套傢俱,結果一時好心卻上了電信詐騙集團的當,不僅沒有賣成,還被騙匯出了上千萬披索。雖然這些電信詐騙的手法聽來十分荒唐,但這些騙子期待的就是 “百裡挑一”的概率,騙100個人,只要有2-3個上當就已經回本,這就是騙子的心理。

本星期INFOBAE報導的一宗電信詐騙案,被害人想通過網路販售一套$15萬披索的桌子,騙子謊稱要購買,但因為一時不查而不小心匯成了$150萬披索,希望賣方能好心”退款”,賣方一時不查,慢慢陷入騙子設下的圈套,又搭配另外幾名騙子佯稱是阿根廷某銀行的專員,誘騙受害人在網路上申請銀行貸款,之後騙子以釣魚手法取得受害人密碼之後,將被害人幾乎上千萬款項卷走,被害人不但沒賣成傢俱,還背負了上百萬銀行貸款。目前阿根廷檢方正在調查這宗案件,但是否能追回贓款恐怕是凶多吉少。

除此之外,Facebook臉書社交平臺上也充斥著各式各樣的交易,FB裡面龍蛇混雜,有善良的賣家,但也有不少龍蛇混雜的詐騙廣告,前幾年曾經發生某僑胞看到FB臉書網站的廣告而有意購物,結果帶著現金前往交易時卻慘遭殺害的案件,一條年輕的生命就此殞落,許多華僑對這起案件的印象記憶猶新,他也用生命的代價提醒了其他人請勿輕易相信任何不認識的交易平臺與對手。

回到電信詐騙的話題,最近阿根廷ICBC工商銀行也發出了提高安全意識的廣告,呼籲客戶不要使用Goolgle提供的連結登入Home banking銀行帳戶,以免被詐騙集團騙取了銀行帳戶用戶名及密碼。

很多人在網路上登入銀行時,因為一時方便,習慣透過Goolgle提供的搜尋功能找到自己想要登入的銀行,然而,許多詐騙份子就是利用這一點,在網路上提供假的連結,就等有人一時不查而洩漏的自己的銀行用戶名與密碼。

ICBC工商銀行特別強調,銀行方面絕對不會有專員打電話向客戶要求提出Token命令,也不會要求客戶提供任何銀行帳戶與密碼。ICBC建議使用者通過官方網站連結登入銀行帳戶。此外,工行也聲明絕對不會在電話中向使用者要求提供任何敏感資訊資料。

ICBC工行提供的建議,其實也適用於所有其他家銀行的客戶。

 

10點建議

 

  1. 請僑胞保護好自己的手機號碼與密碼,因為很多手機號碼都是用來作為驗證身份的管道;
  1. 設置高強度密碼,如果怕忘記,就另外找一個筆記本用自己看得懂的中文暗碼記下來。
  1. 所有可以開啟雙認證的登入程式都要開啟雙認證,特別是與賬款有關的各種平臺,千萬不要貪圖方便而取消雙認證功能。
  1. Mercago Pago平臺的帳戶和密碼要特別保護,並養成每個月定期更換帳戶密碼的好習慣。除了登入手機要密碼以外,登入每個APP也要另外設置密碼,兩個密碼必須不同
  1. 如果在櫃檯電腦上登入銀行帳戶或Mercado Pago平臺帳戶,要養成手續完成後立即登出的習慣
  1. 阿根廷銀行普遍不會主動打電話要求客戶提供任何帳戶、密碼、Token,遇到這種電話不需廢話、直接掛掉
  1. 不要在有銀行或Mercado PagoAPP的手機上,又隨意下載一些來源不明的APP(如遊戲)。
  1. 電子郵箱內時常會收到許多釣魚詐騙郵件,千萬不要因為好奇而點開
  1. 就算Mercado Pago平臺裡面沒有錢,也要保護好帳戶和密碼,因為有些犯罪分子會申請貸款然後清空款項,把貸款債務留給戶主。
  1. 永遠保持警戒心,詐騙分子不怕騙你一萬次失敗,只圖你一萬次裡不小心上當一次。
- ads -




0 0 votes
Article Rating
Subscribe
Notify of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